軟組織挫傷和扭傷均屬閉合性損傷,皮膚的完整性未受到破壞而內部組織受到損傷。當機體受到硬物撞擊或擠壓,以及鈍器傷后所產生的皮下及肌肉、筋膜以至內臟及其小血管、淋巴管等組織損傷稱為挫傷。扭傷是關節過度伸展或屈曲,使關節囊,韌帶,肌肉,筋膜造成部分纖維斷裂。一般發生在關節一側,組織撕裂處有出血,血腫,局部有反應性腫脹,關節內亦可積液,積血。
軟組織挫傷和扭傷均屬閉合性損傷,皮膚的完整性未受到破壞而內部組織受到損傷。當機體受到硬物撞擊或擠壓,以及鈍器傷后所產生的皮下及肌肉、筋膜以至內臟及其小血管、淋巴管等組織損傷稱為挫傷。扭傷是關節過度伸展或屈曲,使關節囊,韌帶,肌肉,筋膜造成部分纖維斷裂。一般發生在關節一側,組織撕裂處有出血,血腫,局部有反應性腫脹,關節內亦可積液,積血。
早期
理療目的在于止血,消腫,鎮痛。受傷后,受傷部位必須制動,抬高患肢。24小時以內可采用以下理療法。
1.局部冷療法 受傷后可立即進行冷敷,冷水浸泡,冰水袋貼敷或用氯乙烷等噴灑冷療,以達到止血,減少滲出,鎮痛目的。冷療后再包扎固定。
2.超聲波(脈沖式) 0.3-0.5瓦/cm2局部慢移法,每次6-15分鐘 (視病區大小而定)每日1次,可以達到消腫止痛作用。傷后24小時后出血停止,則可采用以下理療法
3.短波電纜加超聲波療法(脈沖式或連續式)0.5-1.5瓦/cm 2每日1次,有促進消除血腫,防止機化粘連作用。
4.溫熱療法 紅外線,蠟療,泥療,每次20-30分鐘 ,每日1次。
5.間動電(密波,疏密波,間升波)每次8-12分鐘,每日1次。
6.超短波 患區局部對置法,微熱量,每次10-15分鐘 ,每日1次。
7.微波 輻射器按病區范圍選定 距離7-10cm,30-50瓦,每次10-15分鐘,每日1次。并可與超聲波結合應用。
8.干擾電流療法 四個50cm2(或100cm2)電極 固定法差頻50-100Hz;0-100Hz,感覺閾,每次5及10分鐘,每日1次。
9.磁療 旋磁療法或交變磁場 局部病區,500-900Gs,每次15-20分鐘,每日1-2次。
10.氦-氖激光 10mv-30mw散集照射病區,每次10-15分鐘,每日1-2次。
后期
急性腫脹消退后,理療目的是加強血液循環,加速吸收,促進損傷組織修復,恢復肢體功能。
1.可見光線療法,紅外線療法,患區局部,每次20-25分鐘 ,每日1次。
2.蠟療,泥療,患部,每次20-30分鐘 ,每日1次。
3.短波(溫熱量)每次15-20分鐘,每日1次。
4.超聲波(連續式)移動法 0.75-2瓦/cm2,每次8-12分鐘,每日1次,并可與溫熱療法,短波結合應用。
5.熱水浸浴或熱水旋渦 每日1次。
6.醫療體育,按摩,推拿 ,常與溫熱療法配合應用效果好。主要可分裂粘連,軟化
疤痕,促進吸收,恢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