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有前景的一個潛在的用途。體內試驗,Tα1表現出有保護骨髓的作用,防止由化療藥物所引起的骨髓損害,Tα1通過刺激脾細胞分泌白介素3,來增強造血干細胞和其它前體細胞CFU的生成。活體外,Tα1通過增產白介素7,來增強人體干細胞成熟發展成CD4+細胞 。
建議化/放療前4天,每天一針,在化療周期頭一周,每周2針,共6針。驗證初步結果提示Tα1對化療有保護作用。病人的主觀感覺良好,這在以前不能耐受化療副作用的病者,特別是惡心和嘔吐方面,尤其顯著,化療后復原較快。一些病人由于NK和白細胞數目升高,不加用生白藥物也沒有細胞菌感染 。
腫瘤是否縮小可作為評估抗癌藥物是否有效的一個客觀指標;諷刺的是腫瘤雖作完全反應,但病人的存活時間可能是短暫的。此外,高存活率亦未能反映出病人生活的素質。胸腺肽α1作為化療藥物的輔助作用,雖然Tα1延長病者的存活率需長時間觀察,但對病人生活素質的改善,則顯而易見。 |
1.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即激活后的CD8+)對同種自體腫瘤細胞有特異性殺傷作用。
2.自然殺傷細胞(NK)它是一組廣譜抗腫瘤細胞,殺傷活性不需要抗 原事先致敏,不依賴抗體,不依賴胸腺,也不受MHC限制。
3.LAK細胞.人外周單核細胞在白介素2(IL-2)體外誘導下能顯著殺傷人體多種腫瘤細胞。這種由IL-2激活的能夠殺傷NK抵抗性腫瘤的細胞為LAK。與NK相比,LAK的殺瘤譜更廣,即LAK可殺傷NK細胞所不能殺傷的腫瘤細胞 。
4.巨噬細胞,它是一種能溶解腫瘤的效應細胞,若病人的腫瘤組織周圍有明顯的巨噬細胞浸潤,則腫瘤擴散和轉移的發生率較低,預后也較好。
5.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它是LAK細胞的一種。由病人腫瘤組織抽出,經處理后,再回輸到病人體內。 |
已有超過3000名患者進入臨床試驗的各種病人注射過胸腺肽α1,胸腺肽α1被批準市場銷售后,超過1萬人次使用,均未見與本藥治療有關的明顯局部或全身不良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