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婷,曾維惠,王軍文. 驅白巴布期片治療尋常型白癜風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美容醫學2011年9月第20卷第9期 P1428-1430
[摘要]目的:觀察
驅白巴布期片治療尋常型
白癜風的臨床療效。
方法:門診收集887例白癜風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45例,給予1:2服驅白巴布期片;對照組442例,給予口服
甲氧沙林片,兩組均聯合外用復方
卡力孜然酊及鹵米松。兩組均連續治療6個月,分別于2、4、6個月進行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的評價。
結果:治療組445例和對照組442例總有效率分別為77.5%和61.8%;治療組內病程<1年組及病程>1年組的有效率分別為93.5%和73.2%;對照組內病程<1年組及病程>1年組的有效率分別為78.2%和56.7%。以上三組數據經檢驗均具有統計學差異。同時,治療組和對照組在治療2、4、6個月后產生色素的皮損片數具有統計學差異。
結論:驅白巴布期片治療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驅白巴布期片治療白癜風療效確切,安全性好。
[關鍵詞]白癜風;驅白巴布期片;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5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 55(2011)09-1428-03
白癜風是一種獲得性色素脫失性皮膚病,發病機制尚不清楚,易診難治。筆者于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采用驅白巴期布片聯合外用復方卡力孜然酊及鹵米松治療尋常型白癜風患者,取得了顯著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選擇尋常型穩定期白癜風門診患者共887例,包括局限型、散發型、泛發型和肢端型,隨機分為兩組。驅白巴布期片治療組445例,男202例,女243例。年齡18~60歲,平均38歲。病程1個月~35年,平均8.3年;病程<1年109例,病程>1年336例,皮損共1 303片,治療方案為口服驅白巴布期片聯合外用復方卡力孜然酊及鹵米松;對照組442例,男222例,女220例,年齡18~60歲,平均37歲。病程2個月~37年,平均9年,病程<1年119例,病程>1年323例,皮損共1 278片,治療方案為口服甲氧沙林片聯合外用復方卡力孜然酊及鹵米松。經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病型(見表1)、皮損數量等基本情況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①局限型:單發或多片白斑,局限于某一部位;②散在型:散在、多發白斑,常對稱分布;③泛發型:多由散在性發展而來,白斑多,互相融合成不規則大片,有時僅殘留小片島嶼狀正常膚色;④ 肢端型:白斑初發于人體的肢端,而且主要分布在這些部位。
1.3 納入標準:①入組病例符合上述尋常型白癜風診斷標準;②年齡18~60歲;③ 治療前查血、尿常規及肝腎功無異常;④無光敏史;⑤治療前1個月內未進行過系統治療,2周內未內服和外用藥物治療,未用過糖皮質激素、補骨脂、氮芥等藥物,遵從醫囑。
1.4 排除標準:①對復方卡力孜然酊或紫外線過敏者;②
白內障患者;③伴有嚴重心、腦、肝、腎等嚴重疾病者;④ 患有嚴重免疫性疾病(如
系統性紅斑狼瘡);⑤妊娠及哺乳期患者。
1.5 剔除標準:①觀察期間合并應用其他治療白癜風藥物者;② 因各種原因中途退出者;③治療期間因嚴重不良反應中止治療者不計入療效,但列入安全性評價。
2 治療方法
治療組口服驅白巴布期片(新疆華康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1次4片,3次/天;外用復方卡力孜然酊(新疆新時代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3次/天,鹵米松(香港奧美制藥廠生產)1次/天,并配合適當日曬;對照組口服甲氧沙林片(重慶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口服,5mg/kg/次,每周2次,外用復方卡力孜然酊,3次/天,鹵米松1次/天,并配合適當日曬。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觀察患者的皮損變化及不良反應,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分別檢測血、尿常規和肝、腎功能,2個月為1個療程。每月復診1次觀察療效,分別在2、4、6個月進行療效判定,治療前后皮損處照相對比。
3 療效觀察和結果
3.1 療效評定標準:痊愈:白斑全部消退,恢復正常膚色;顯效:白斑部分消退或縮小,恢復正常膚色的面積占皮損面積≥50%;好轉:白斑部分消退或縮小;無效:白斑無色素再生或范圍擴大?傆行室匀语@效計。
3.2 統計學方法:兩組間有效率比較采用SPSS 13.0統計學分析軟件的χ2檢驗。
3.3 治療結果:見表2、表3。
3.4 不良反應:部分患者訴治療期間皮膚瘙癢,偶感刺痛,部分患者出現紅斑,均能忍受。驅白巴布期片治療組中,有1例患者用藥2個月時查肝功,谷丙轉氨酶升高,經停藥及保肝治療后恢復正常,為保險起見,停用驅白巴布期片,改用其他治療方案。
4討論
白癜風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局限性皮膚色素脫失斑,雖然不影響患者的健康,但因皮損常發生于暴露部位,影響患者的容貌,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心理障礙,因此患者求治心切。長期以來對白癜風的治療一直是比較棘手的事情,盡管目前對白癜風的治療已取得一定的進展口],如藥物治療中一些新藥鈣泊三醇、
他克莫司等的應用,治療方法中色素細胞移植、窄波UVB光療及308nm準分子激光的應用,使療效較以往大大提高,但還沒有一種方法能讓所有患者均獲得滿意的效果,尤其是對發病時間較長,皮損廣泛的患者,治療效果還是不盡人意。
對于這種頑固性疾病,維族醫藥及中醫中藥顯示了其獨特的優勢。驅白巴布期片依照維族醫藥的理論基礎,從調理體液入手,運用新疆地區特有的藥材資源,其中主要含有補骨脂、
驅蟲斑鳩菊兩種成分。補骨脂素類藥物是最早應用的,也是一直應用于治療白癜風的藥物。驅蟲斑鳩菊是維藥治療白癜風的特效藥材之一,主要含斑鳩菊酸、斑鳩菊苦素、斑鳩菊酯醇,同時含有大量的K、Na、Mg、Ca、P及稀有元素Li、Sr等,能有效激活酪氨酸的活性,增加皮膚的光敏作用,改善病灶部位皮膚的循環,調節免疫及補充微量元素的功能。驅白巴布期片采用現代工藝,把這幾種特效藥科學配伍,使其發揮最大療效。復方卡力孜然酊的主要成分主驅蟲斑鳩菊,維吾爾語稱“卡力孜然”,有散寒止痛、化瘀消腫、殺蟲去斑的功效。它通過激活酪氨酸酶活性,提高皮膚光敏作用,直接局部補充微量元素和改善局部微循環障礙,有效地發揮治療作用。鹵米松乳膏能促進毛囊及白斑邊緣區黑素細胞成熟、擴散;同時可抑制引起黑素細胞破壞的局部免疫反應而終止白癜風的發展。
筆者應用驅白巴布期片聯合復方卡力孜然酊和鹵米松外用,取得了較好療效,尤其對早期發病(病程少于1年),患者療效明顯優于病程大于1年的患者。驅白巴布期片治療組早期病例治療的有效率達93.5%,未見無效病例,即使部分患者不能痊愈,但可明顯好轉,且能控制病情發展。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差異,即驅白巴布期片治療組療效優于甲氧沙林片對照組,并且驅白巴布期片治療組較對照組療效更快,兩組白癜風患者色素再生時間比較顯示隨著療程的進展,色素再生也逐漸增多。因為白癜風療程長、起效慢,因此服藥時間越長,療效越好。因而患者能否堅持服藥對于最終的療效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未治愈的患者,相信繼續治療后兩組有效率均會進一步提高。但對于長期服藥的患者,定期監測肝。腎功及血尿常規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即在患者治療過程中發現肝功異常,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避免造成了嚴重的后果。(參考來源:劉彥婷,曾維惠,王軍文. 驅白巴布期片治療尋常型白癜風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美容醫學2011年9月第20卷第9期 P1428-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