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自2001年8月~2003年8月采用特比萘芬治療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目的:觀察特比萘芬治療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療效。方法:采用特比萘芬治療糠秕孢子菌毛囊炎60例,患者每日服用特比萘芬250mg,連服14天,并與用2%酮康唑洗劑組對照。結果:特比萘芬組總有效率95%,對照組總有效率72%,兩組療效相比差異有顯著性。結論:特比萘芬治療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安全高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患者均為門診病例,隨機分為兩組,特比萘芬治療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齡16~56歲,平均28.5歲,病程2個月~2年,平均10.8個月。對照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齡16~54歲,平均27.4歲,病程3個月~3年,平均11.4個月。所有患者均具有典型的臨床癥狀,直接鏡檢均查到圓形糠秕孢子或菌絲,近1個月來未內服其他抗真菌藥物,半月來未局部外用過抗真菌藥。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患者每日餐后服特比萘芬250mg,連續14天。對照組:每天用2%酮康唑洗浴1次患處。方法是先用清水沖洗皮膚,使皮膚濕潤,然后取5~10ml2%酮康唑洗劑涂于患處,用手搓摩3~5min,保留藥液于皮損處5min,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連用14天。兩組治療期間停用其他口服抗真菌藥物。用藥2周后隨訪1次,共隨訪2次,同時作治療前后真菌學檢查和臨床評估。
2 結果
2.1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為臨床癥狀消失,皮疹完全消退,局部僅留色素沉著斑,真菌檢查(-)。顯效為臨床癥狀及皮疹大部分消退達70%以上,真菌檢查(-),或偶見少許菌絲(+)。有效為臨床癥狀及皮疹消退達30%~69%,真菌檢查(+)。無效為臨床癥狀及皮疹消退在30%以下,真菌檢查(+)。
2.2 治療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95%,對照組總有效率72%,經統計學處理P<0.05,兩組療效差異有顯著性,見表1。表1 特比萘芬與2%酮康唑洗劑治療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療效對比(略)
2.3 副作用 治療組有2例服藥后出現頭暈、胃腸道不適,停藥后癥狀消失,其余病例未見不良反應。對照組中有6例分別有不同程度的皮膚干燥、脫屑、緊繃感,但停藥后適當外涂護膚品癥狀消失。
3 討論
糠秕孢子菌又稱糠秕馬拉色菌,具有嗜脂性。研究表明,當pH值為6.4時糠秕孢子菌的脂酶活性最強[1]。嗜脂性糠秕孢子菌在毛囊內過度生長,由菌體脂酶分解皮脂產生脂肪酸引起毛囊發炎,這是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發病的機制。特比萘芬是新一代丙烯胺類抗真菌藥,它通過抑制真菌細胞膜中的角鯊烯環氧化酶,使細胞內角鯊烯大量聚積,真菌因細胞壁破裂而死亡,因此具有殺菌作用,同時又因麥角固醇缺乏使真菌細胞膜形成受阻,真菌生長受到干擾,故又起抑菌作用 [2],自上市以來在皮膚科已廣泛用于治療皮膚真菌感染。目前用特比萘芬治療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國內報道不多,我們應用特比萘芬治療2周,總有效率達95%,明顯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用藥中除少數病人有頭暈,胃腸道不適外,未見明顯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皮膚科學雜志》2004年第1卷第1期;《特比萘芬治療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療效觀察》;蘇騰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