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銳濕疣(condyrlomaacumiatrnn,cA)是臨床上較常見的一種性病,因其復發率較高,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成為近年國內外研究的熱點。臨床上一般多采用如激光、冷凍、手術等方法進行治療,但治療后復發率高一直是個難題。研究表明,臨床上尖銳濕疣的遷延不愈和頑固難治與人乳頭瘤病毒(HPV)逃避機體的免疫監視有關,患者不能有效產生特異的局部抗HPV細胞免疫反應可能是cA發生及持續感染的重要機制之一。
因此,對cA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及更為有效的免疫治療逐漸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由于cA的發病及復發與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有關,因此,多年來CA的治療多以去除疣體和免疫調節為主。最初的免疫療法主要是應用非特異性的免疫調節劑,如
左旋咪唑、
轉移因子、
胸腺肽、聚肌胞等;還有自體疣組織植入免疫療法。
近年來,隨著對CA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機理的深入了解及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不斷有新的免疫調節劑應用于cA的治療,并收到了較好的療效。其中比如:粘質沙菌菌苗(SMV)、細胞因子療法、人乳頭瘤病毒疫苗、
咪喹莫特、L2抗原肽沖擊自身樹突細胞免疫療法、卡介苗多糖核酸、維生素甲酸類藥物。但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其中的咪喹莫特。
咪喹莫特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非核苷類異環胺類藥物,為免疫反應調節劑,本身沒有抗病毒作用,而是通過刺激單核巨噬細胞產生一系列的細胞因子激發人體先天和后天免疫應答來消除疣體組織和去除病毒。國外臨床研究表明,5%咪喹莫特乳膏用于治療外生殖器及肛周尖銳濕疣療效較好,復發率低,不良反應輕,使用方便。我科于2003~2004年應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療外生殖器和肛周尖銳濕疣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1病例資料所有病例來自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在本科經臨床確診的CA患者100例,并經5%醋酸白試驗證實,肝腎功能不全者、
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病史者及孕婦除外。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齡12~62歲,平均28.5歲;病程1.5~12個月,平均3.6個月。皮損發生于外生殖器、陰阜、陰道內壁、宮頸、肛門周圍、尿道口黏膜、腹股溝等處;皮損主要表現為菜花樣型,還有丘疹型、角化型、扁平濕疣型。隨機分為兩組,兩組病人的性別、年齡、病期、療前疣體數目和面積均無統計學差異。
2用藥方法治療組(n=50):患者采用%咪喹莫特乳膏,規格每袋250mg:12.5mg。用藥前先用肥皂洗手并清洗患處,將乳膏擠壓于棉棍上,涂一薄層于皮損處,輕輕按摩數次,每周3次,療程8周。對照組(n=50):用O.9%鹽水棉球清潔疣體表面分泌物,再用干棉球擦干,將20%硝酸銀溶液涂于疣體表面,3~4d一次,疣體脫落后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每2周復診1次,以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痊愈的病例再隨訪1個月以觀察復發情況。
1.3療效判定標準療效指標為疣體的數目和總面積,按照痊愈、顯效、進步、無效四級標準評價。痊愈:疣體完全消退;顯效:疣體面積減少≥60%,<100%,;進步:疣體面積減少t>20%,<60%;無效:疣體面積減少<20%或繼續加重。將痊愈和顯效病例合并計算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1.5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采用x。檢驗,尸<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結果
2.1療效評價最終療效顯示5%咪喹莫特乳膏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肛周生殖器部位尖銳濕疣4、6、8周后的疣體數目和面積差值有顯著差異。治療組療后4、6、8周的治療率分別為28.57%,52.38%,,71.43%;而對照組治愈率分別為18.18%,32.。73%,37.27%;治療組愈后4、6、8周的有效率分別為66.67%,76.19%,80.95%,而對照組有效率分別為31.82%,37.82%,39.82%(P均<0.05=,兩組有顯著差異。
2.2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全身反應和局部反應,前者指用藥期間發生的任何全身不適反應及體征;局部反應包括疼痛、紅斑、水腫、糜爛。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后,無全身不良反應。給藥部位不良反應主要為紅斑、水腫、糜爛、灼熱、疼痛、瘙癢。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7.60~A,,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0.80%,(尸>0.05),兩者無顯著差異。
3討論尖銳濕疣是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生殖器、會陰和肛門等部位引起的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疾病。該病毒是在鱗狀上皮復制的雙股DNA病毒,通過與感染受損的皮膚接觸進行傳播。近年來我國尖銳濕疣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發病率占性傳播疾病的第3位。臨床治療方法較多,包括化學療法、外科治療、物理療法、免疫療法等”00。
目前尚無理想的治療藥物,臨床復發率較高。咪喹莫特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非核苷類異環胺類藥物,可誘導人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和角質形成細胞產生干擾素一d(IFN—d)、干擾素一1、(IFN一叮)
腦瘤壞死因子(TNF一僅)和白介素一12(IL一12),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發生針對感染HPV細胞的免疫應答,最終清除病毒。由于其抗病毒作用是通過問接免疫調節而不損傷病灶部位局部皮膚,反應通常為輕微至中等,病人用藥痛苦很小。實踐證明5%咪喹莫特乳膏對肛周及外生殖器尖銳濕疣療效顯著,不良反應輕,使用方便。大量研究表明,cA患者存在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和自然殺傷(NK)細胞異常,細胞因子產生失衡所引起的一系列細胞免疫反應抑制效應。同時cA患者存在著全身和局部單核巨噬細胞功能障礙,而這種功能下降可能是導致cA患者淋巴細胞功能缺陷的重要原因。cA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抑制與HPV感染長期存在或多次復發有關提示今后cA的治療可以從調節機體免疫功能來尋求更為有效的治療藥物。
參考文獻[1]阮建波,鄧敏芝,朱瑞清,等.電離子術配合咪喹莫特治療尿道口尖銳濕疣[J].廣東醫學,2006,27(1):89—90.[2]張臻,徐金華.咪喹莫特在皮膚科的應用[J].世界臨床藥物,2005,26(1):49—51.(收稿日期:2006一06一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