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是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表皮良性增生,目前的治療都以物理(冷凍、激光、電離、刮除)、化學腐蝕(三氯醋酸、葉草脂)、免疫調節(
轉移因子、卡介苗素)及外用細胞毒藥物(
鬼臼毒素、氟尿嘧啶)等療法為主 [1] 。但這類方法損傷大,患者往往難以接受。筆者于2004年1月開始使用思可得,局部外用治療
尋常疣74例,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目的:觀察思可得治療尋常疣的臨床療效。方法:思可得外涂尋常疣體表面與5-氟尿嘧啶(5-FU)針疣體內注射聯合聚肌胞肌注治療尋常疣作對比。結果:思可得療效優于5-FU、聚肌胞聯合治療,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結論:思可得治療尋常疣療效好,治愈率高,損傷小,療程短,使用方便,安全性高。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均是我院門診患者,共120例。治療組74例,男45例,女29例,年齡9~65歲,平均27.5歲,平均病程1.8年(1個月~5年)。對照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齡8~62歲,平均年齡26.1歲,平均病程1.6年(1.5個月~6年)。所有病例均根據臨床體征診斷為尋常疣 [2] 。
1.2 病例選擇
1.2.1 入選標準 疣體孤立分布,易辨認,疣體直徑≤1cm;相鄰疣體間距≥0.5cm;入選1個月內,無任何病毒疣的藥物使用史;疣體必須在頭面部,皺折部位以外的地方。
1.2.2 排除標準 表面破潰,損傷的;有
疤痕體質的;妊娠與哺乳期婦女;不能按時復診,不能完成治療及擅自使用其它藥物的。
1.3 治療方法 按照隨機分配表分配的序號,患者依次進入治療組與對照組。
1.3.1 治療組 采用思可得(復方硝酸溶液,solco Basle LTD生產,山東德美克分裝,產品批號345510),每支0.2ml,由主診醫師為患者涂藥。先用70%乙醇涂擦疣體表面,然后取包裝盒內所配塑料棒,尖頭向下,將其置于藥液中數秒,使塑料棒蘸滿藥液。取出后尖頭抵住疣體表面輕按,使藥液均勻涂于疣體上,并能充分滲入疣體內。重復以上治療過程數次。注意受治療的部位,直至皮膚已變成淺黃色或淺灰色,1周后檢查疣體是否完全干枯(呈深棕色)。若無可再治療1次。
1.3.2 對照組 疣體局部常規消毒。采用2.5%5-FU注射液局部疣體內注射,進針至疣體中心部位,視結節大小注入0.2~2.0ml,藥液充分浸潤至疣體發白為止,每次注射進藥量<2.0ml。疣體數目過多者分批注射。1周后復診觀察療效。根據疣體變化決定是否再治療1次。注射3次無效停止治療。同時使用聚肌胞針2ml,肌注,隔日1次,共10次。患者每周復診1次,治療開始30天,判定療效。
1.4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皮損完全消退;顯效:皮損消退≥60%;好轉:30%≤皮損消退<60%;無效:皮損消退<30%。有效以治愈顯效疣體數的百分數合并計算。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χ 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略)注:統計學卡方檢驗χ 2 =7.68,P<0.01;差異有非常顯著性
2.2 不良反應 治療組有12例患者治療部位出現輕微的暫時性紅斑,有59例患者治療時感到輕微刺痛。以上情況均未予特殊治療,自行消失。
2.3 愈合情況 30天時評價。治療組74例患者疣體脫落后,創面干燥,無潰瘍、疤痕、糜爛發生,對照組46例患者,糜爛發生40例,占87.0%,潰瘍發生5例,占10.9%。經對癥處理后,創面逐漸愈合,時間從1周~2個月不等。
3 討論
思可得是一種復方制劑,其組分為:硝酸、醋酸、草酸二水合物,乳酸、硝酸銅三水合物,主要通過腐蝕作用破壞病變組織。以往的研究證實,硝酸能使皮膚蛋白發生變性反應,即使皮膚蛋白發生共價鍵變化,也不會導致其基本結構發生改變。因此,不會破壞皮膚結構,不會使皮膚產生潰瘍。思可得內含有酸性離子和硝酸還原產物,能夠迅速地使接受治療的病變組織失活和固化,病變組織干枯脫落而達到治療效果。本文觀察思可得治療74例,痊愈率78.3%,有效率98.6%(療效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非常顯著性),低于文獻報道 [3]。可能與我們治療次數少,療程短有關。遠期的療效,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思可得作為一種腐蝕性藥物,整個治療過程短(1個月),創傷小,痛苦小,治療過程簡單、安全,患者耐受性好,依從性高,不良反應輕微,疣體脫落后皮膚愈合良好。因此我們認為,在皮膚科臨床門診工作中,作為尋常疣的一種治療藥物,思可得有價值供臨床醫師優先選用。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皮膚科學雜志》2004年第1卷第1期;《思可得治療尋常疣74例療效觀察》;王雪松 鄒建國 唐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