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758.7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0709(2012)02-0114-01
2010年2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50例均為我院門診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均符合尋常痤瘡的診斷標準,嚴重程度采用Pillsbury分類法,中醫辨證屬濕熱蘊結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75例。對照組中男42例,女33例,年齡14~32歲,病程1個月~5年,其中I級20例,Ⅱ級43例,Ⅲ級l2例;治療組中男39例,女36例,年齡16~30歲,病程2個月一5.5年,其中I級18例,Ⅱ級44例,Ⅲ級13例。嚴重肝功能不全、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孕婦以及哺乳期婦女不列入研究。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皮損嚴重程度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病例均口服異維A酸膠丸(上海信宜延安藥業有限公司),
1.3 療效評定標準 以治療前后炎癥損害(丘疹、膿皰)和非炎性損害(粉刺)總數減少百分率評價療效。治愈:皮損總數減少≥95%,近期無新發皮疹;顯效:皮損總數減少70%~94%,炎癥明顯緩解;好轉:皮損總數減少30%~69%,近期出現少量新發皮疹,但炎癥減輕;無效:皮損總數減少<30%或加重,炎癥未控制。有效率為治愈率加顯效率計算。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經6周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45,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 對照組有53例患者出現口唇皮膚干燥,面部潮紅、脫屑及掌跖脫皮。治療組有21例口唇干燥,面部輕度脫屑;15例胃腸道不適,出現腹痛、輕度腹瀉癥狀;颊呔苣褪埽挥绊懼委煛
3 討論
尋常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病變,其病因與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腺管的過度角化、腺管內痤瘡丙酸桿菌移生、炎性介質及炎癥有關日。目前有效治療痤瘡應針對毛囊過度角化、皮脂腺分泌增多,痤瘡桿菌增殖及炎癥這4個主要因素。異維A酸屬于維甲酸類藥物,用于治療痤瘡時具有縮小皮脂腺組織,抑制皮脂腺活性,減少皮脂分泌,減輕上皮細胞角化及毛囊皮脂腺口的角質栓塞,并抑制痤瘡丙酸桿菌數的生長繁殖。異維A酸對各種痤瘡都有效,但成年痤瘡患者常不能很好地耐受異維A酸的不良反應。
痤瘡中醫稱其為粉刺、酒刺,病因為素體陽熱偏盛,蘊阻肌膚而發;或因過食辛辣肥甘之品,肺胃積熱,循經上熏,血隨熱行,上壅于胸面。百癬夏塔熱片含有地錦草、司卡摩尼亞脂、柯子肉、毛柯子肉、蘆薈、西青果等成分,具有清除異常黏液質、膽液質及敗血、消腫止癢等功能 。筆者采用百癬夏塔熱片聯合異維A酸膠丸治療尋常痤瘡,總有效率達到94.7%,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不良反應較單用異維A酸膠丸組少,值得臨床使用。
(張伊平,石娜,百癬夏塔熱片聯合異維A酸膠丸治療尋常痤瘡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年第2期:1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