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一代巨星張國榮逝世10周年紀念日,同時也再一次敲響的重視防治抑郁癥的警鐘。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職業人群和學生的壓力、危機意識越來越重。伴隨家庭結構變化、人情淡薄,這兩類人的可傾訴對象減少。在繁重的工作壓力和學業面前,心理防線極易被“最后一根稻草”的情緒波動攻破,出現抑郁甚至自殘行為。
抑郁癥的發生,除了患者本人會出現經常性的抑郁心境之外,還會給自己造成身體和生理上的危害,同時也給家人和朋友帶來負擔。相關研究還發現,抑郁還會讓猝死風險加倍。
美國“健康日”網站3月19日報道,當日出版的《美國心臟協會雜志》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與單純心臟病問題相比,伴有抑郁等問題的心臟病患者死亡風險加倍。
抑郁、焦慮等情緒問題,一方面會導致體內應激水平升高,導致血壓波動;另一方面,抑郁癥引起的疲勞、價值感缺失等會導致患者忽視心臟病的治療。研究者建議,醫生必須高度關注心臟病患者的情緒問題,及早發現、及時干預,盡可能降低患者的死亡危險。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防治抑郁癥既要個人學會調整情緒、釋壓,也需要社會關愛來調節。在患者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康復的同時,身邊的朋友和親人更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與關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