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幾年,眼科學發生了革命性的進展,以前一些眼科醫生做夢都不敢想的療法,變成了十幾分鐘就可以搞定的小手術。昨天,在“看看我們征服了哪些兇惡眼疾”講座上,省中醫院眼科主任王育良教授如是說。
王育良教授說,直到上世紀中葉,眼科學都比較“郁悶”,可到了20世紀后期,特別是近幾年來,眼科學突然“爆發”了,這主要是得利于計算機和激光等高科技的進步。就說白內障手術吧,目前,“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已可將刀口減到3毫米以下,甚至小于1毫米。人工晶體也越做越好,如注入式人工晶體可用細針注射。還有了多焦晶體,植入后如同在眼內裝了一副“眼鏡”,使患者在術后看近和看遠都沒有問題。現在的白內障手術時間短,并發癥少,如患者無其它眼病,術后矯正視力多達0.8~1.0以上。
人眼球中的玻璃體如同照相機的鏡頭,如果玻璃體發生病變,輕則會感覺眼前有蚊蟲飛舞,重則可完全遮擋光線而失明,還可能造成視網膜脫離等。王育良教授說,新的“玻璃體切割手術”使過去被認為是“不治之癥”的玻璃體病變得到了醫治。該手術不但能切除玻璃體腔內的病變玻璃體,治療玻璃體出血和眼內異物等,還能向前和向后“拓展”做手術,可治療視網膜脫離和惡性青光眼等。老年性黃斑變性是人眼黃斑區結構的衰老性改變,本病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是當前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對于本病的治療,現在有了“光動力療法”,該法是用激光照射被化學物質染色的生物組織,產生光化學效應,損傷靶組織,從而達到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