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科學》官網報道,巴西研究人員與耶魯公共衛生學院的聯合研究小組稱,寨卡病毒可能引起妊娠期感染該病毒嬰兒罹患
青光眼疾病,相關論文發表在《眼科學》雜志上。
懷孕期間感染寨卡病毒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的出生缺陷如小頭癥等疾病。聯合小組曾在小頭癥流行早期就報告稱,該病毒還可能引起眼后部
視網膜病變。然而一直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寨卡會引起導致視神經永久性損傷和失明的青光眼。
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阿爾伯特·艾斯卡桑·柯博士說:“我們確定了第一個此類病例,即妊娠期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導致眼部發育不良,并導致出生后的青光眼。”寨卡首先出現在美洲,柯與巴西科學家合作,為的是更好地了解此種病毒引起的各類出生缺陷等先天性綜合征。
研究人員對巴西東北部薩爾瓦多地區進行調查時發現,在小頭癥流行期間出生的3個月大男孩在未出生前暴露于寨卡病毒中,雖然出生時沒有出現青光眼跡象,但后來右眼發生了腫脹、疼痛和撕裂。研究小組診斷此為青光眼癥狀,并與當地眼科醫生一起為男孩施行了小梁切除術,成功緩解了眼內壓力。
這是第一個已知的感染寨卡病毒的嬰兒青光眼發病案例,臨床醫生和小組成員都認為,青光眼應該成為除小頭癥以外重點監測的寨卡病毒感染的另一種嚴重疾病。研究人員說,接下來需要確認的是,青光眼是由妊娠期母體感染寨卡病毒導致的,還是出生后直接暴露于寨卡病毒導致的。
寨卡病毒主要通過感染此病毒的蚊子傳播,已在全世界若干地區達到流行病水平,此病在巴西尤為令人關注,泛美衛生組織報告了超過20萬例疑似病例和10.9萬例確診病例。自2015年寨卡傳染病暴發以來,美國已報告了超過4000起與旅行有關的感染案例。到目前為止,并沒有防范寨卡病毒感染的有效疫苗。(來源:醫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