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手術的目的是減少對眼鏡或接觸鏡的依賴性.曾接受屈光手術的大部分人認為他們對戴用接觸鏡或眼鏡的需要已經大大減小或已不再需要.
屈光手術改變了角膜曲率,使光線更近視網膜聚焦,從而增進裸眼視力.在近視,可使角膜中心曲率變平;在遠視,可使角膜中心曲率變陡;在散光,使角膜較成球狀.
屈光手術的理想人選是無其他眼病并對戴眼鏡或接觸鏡進行日常和/或文娛活動不便者.術前檢查應排除活動性眼部感染或炎癥.此類人選需無自身免疫或膠原血管病病史,因為潛伏的疾患可影響創口愈合.潛伏的單純皰疹病毒在術后可激活,因此必須勸告這種病人.欲手術者的屈光應穩定至少1年,年齡應>18歲.易于形成瘢痕疙瘩者則不鼓勵施行屈光手術,因為術后角膜可能增加瘢痕組織和混濁形成.
病人的動機至關重要,因為手術的危險性雖低,但還是存在的.只有當病人的期望達到了,他們才會覺得屈光手術的結果是成功的.
屈光手術的副作用論述于下,包括短暫的異物感,眩光和暈光.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有過度矯正和矯正不足,感染,不規則散光,以及準分子激光術者可形成角膜混濁.如果感染,不規則散光或角膜混濁形成便引起角膜中心部的永久性改變,從而造成喪失最佳矯正視力的結果.雖然并發癥發生率很低,但仍應充分告知病人手術的潛在風險和好處,以便病人能作出現實的期望.
屈光手術的類型
放射狀角膜切開術
放射狀角膜切開術(RK)應用于低度至中度近視者.RK是用一能控制的金剛鉆刀在角膜周邊部作一輪輻狀的8條切口.切口的長度隨病人的年齡和近視度數而定.切口的深度根據病人的角膜厚度而定.在切口處產生松弛或陡峭,這就使透明的未被切開的角膜中央部變平,從而減少了近視度數.RK的結果是快速且戲劇性的.視力達到20/40或更好的機會>90%.
增強的手術方法是更好的調整最初手術的手段以使達到更好的裸眼視力.最常用的方法是加長或加深原來的切口,約有25%~30%的病人需要這種增強的手術方法,應用這種方法過度矯正率是低的.RK雙眼可在同一天施行,但有些眼科醫師認為每眼施行手術的間隔時間至少為1周才更放心.
散光角膜切開術
散光角膜切開術的目的是降低散光.通常沿陡峭軸在180°上下用金剛鉆刀分別作2條弧形切口
光性屈光性角膜切削術
光性屈光性角膜切削術(PRK)用于低度至中度近視者.準分子激光是通過光切削作用使角膜中央部組織變平.準分子激光利用氟化氬氣體混合物產生紫外高能量,這種能量可超微精確地斷裂分子間的鍵.激光的每一個脈沖可除去0.25μm的角膜組織.光切削作用之前除去角膜上皮,一般要3天才能再生.在手術時,激光釋放到角膜通常持續<1min.PRK比RK能安全的治療較高度的近視,>90%者不戴眼鏡可看到20/40或更好些.PRK也用于治療散光.在美國尚未被批準用于治療遠視,但在國際上卻是應用的.
激光原位角膜磨削術
激光原位角膜磨削術(LASIK)是用一微型角膜刀切出一瓣角膜組織,將其翻轉,然后用準分子激光削出基質床.在大多數病例,角膜瓣不需縫合就能緊緊粘附于基質床.因為中央部角膜上皮未受損,視力恢復迅速,大多數人注意到術后1天視力顯著增進.LASIK能用于治療近視,散光和遠視.
LASIK的優點超過PRK在于沒有預想的愈合反應(此降低了角膜中央部混濁形成的風險),能有效治療較大幅度的屈光不正,視力恢復期較短以及術后疼痛輕微.LASIK尚未被FDA批準,但已被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