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國際上首個應用于尖銳濕疣的光動力治療藥物,讓我們的生活無“疣”無慮
熱門新聞:
艾拉,一個在美國市場已使用多年的治療光角化病藥物,于2008在中國市場登臺。但同一藥物在國內的上市適應癥卻不一樣。尖銳濕疣藥物的動物實驗是此前研究的難題。因為該病毒具有親人類的特征,在動物身上不體現。由于這個瓶頸,“艾拉”以治療尖銳濕疣的用途上市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動物實驗階段就停滯了。上海復旦張江生物公司運用其在生物基因工程方面的堅實基礎,讓這一親人類的的病毒基因在動物身上得以“著陸”。通過了動物實驗,繼而是順暢的臨床試驗。該藥運用的是光動力學治療,在這一方面,中國無論在基礎研究還是在臨床使用的技術掌握上,基本與國際同步,而且在某些基礎研究方面還處于領先地位。因此,當“艾拉”在第19屆皮膚科藥學會議上一亮相,就受到了超過400位皮膚科專家和醫師的高度關注。
入選理由:
艾拉作為近年來開發的第II代光敏劑,是一種體內血紅蛋白合成過程的前身物。外源性ALA經局部給藥進入疣體后,可被增生活躍的尖銳濕疣細胞選擇性吸收并積累,并在細胞內轉化為原卟啉IX(PpIX)等卟啉類物質。細胞內的PpIX是一種很強的光敏劑,經過特定波長的激光照射后即發生光動力反應,產生活性氧等可以對尖銳濕疣細胞靶向性和選擇性殺傷的物質,但不損害周圍正常的組織細胞。尤其對亞臨床狀態的感染也能清除,從而顯著降低復發率。艾拉是一個藥理學非常優秀的產品,靶向性
和安全性非常優秀。艾拉光動力學療法治療尖銳濕疣,為患者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藥物與激光結合、治愈率高、復發率低、無創傷、無痛苦、無
疤痕的治療方案,攻克了尖銳濕疣治療中一直無法克服的易復發、易損傷、易形成疤痕甚至造成尿路狹窄的難題。
展望:
“艾拉”在海外上市多年并未引進國內市場很大的原因就是其最初適應癥的發病率在國內非常之低,而目前新適應癥患病人群數量龐大,決定了巨大的市場潛力。而且“艾拉”靶向性和選擇性強,安全性非常高,新的治療機理能夠把復發率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其上市以后將會受到醫生和患者的普遍關注。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