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探討阿爾茨海默病(AD)和認知功能正常老年人腦萎縮的差異性及AD患者腦萎縮和認知功能障礙之間的相關性。方法 隨機選取北京老年醫院年齡60歲以上臨床診斷老年性癡呆患者30例,選取門診及其他科室認知功能正常的60歲以上非AD老年人40例為正常對照組,測量近1個月腦CT成像,得出哈氏值、側腦室體部指數、溝間距、左右外側裂、第三腦室寬度,對兩組病例上述腦萎縮指標做病例對照研究;對AD組患者行臨床癡呆
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腦組織病理改變有老年斑、神經纖維纏結及腦萎縮等,腦萎縮包括正常老年人腦萎縮和有認知功能障礙老年人的腦萎縮,海馬萎縮作為診斷AD特征性的標志,也會出現在正常老年人群。正常無認知障礙的老年人大約在72歲以后出現海馬萎縮〔1〕。AD患者的腦萎縮相對較重,在AD出現早期認知功能障礙時即出現變化。為探討正常老年人和AD患者之間腦萎縮有無差異,以及AD患者認知功能改變是否和腦萎縮的嚴重程度有關,本課題對兩者的腦CT成像做對照,探討其相關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7年~2008年在我院住院年齡60歲以上臨床診斷AD的患者30例為AD組,診斷標準:采用美國精神病學會否認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DSMⅣ)標準建立癡呆診斷。美國神經病學、語言障礙和腦梗死
老年性癡呆和相關疾病學會(NINCDS/ADRDA)標準建立可能AD標準。選取門診及其他科室認知功能正常的60歲以上老年人40例為正常對照組,入選標準:MMSE≥24分,畫鐘試驗>2分。兩組之間的性別、年齡、職業相匹配。
1.2 研究方法 采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及相關性研究方法,采集所有研究對象的腦CT資料,測量病人近1個月的腦CT成像,得出哈氏值、側腦室體部指數、溝間距、左右外側裂寬度、第三腦室寬度。給予所有入選的AD病例行臨床癡呆量表(CDR)評分。
1.3 統計學分析方法 數據分析由SPSS11.5軟件包完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成組資料的t檢驗數據對照分析。并采用Spearman相關性模型對CDR和哈氏值、側腦室體部指數、溝間距、左右外側裂、第三腦室寬度做相關性分析。
2 結 果
2.1 AD組及對照組腦萎縮各項指標對照 兩組之間的哈氏值、側腦室體部指數、溝間距、左右外側裂、第三腦室寬度對照分析后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圖1。
2.2 Spearman相關性分析 CDR和哈氏值、側腦室體部指數、溝間距、左右外側裂、第三腦室寬度行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CDR和以上指標均有相關性,其中和側腦室體部指數呈負相關,和其余指標呈正相關。見表2。表1 兩組受試者腦萎縮各項指標CT評分的比較表2 CDR和腦萎縮各項指標Spearman相關性結果
3 討 論
腦萎縮是AD特征性影像學改變,主要表現為腦皮層萎縮,包括額葉、頂葉、顳葉、枕葉,皮層萎縮和用核磁共振測到的腦萎縮體積一致,也和AD患者的組織病理學結果一致〔1〕。本研究用AD患者腦CT成像中的哈氏值、側腦室體部指數、溝間距、左右外側裂、第三腦室寬度來測量腦萎縮的程度,發現了癡呆嚴重程度即認知功能障礙和以上指標有密切相關性,即腦萎縮程度越重,認知功能障礙越顯著。
AD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最明顯的表現是記憶力減退,早期主要為近記憶減退,逐漸出現遠記憶障礙,情景記憶和顳葉的內嗅皮層有關,海馬是記憶刻錄和儲存的重要場所,AD患者的中顳葉尤其海馬在早期即有萎縮改變,頂葉、雙前額葉區域及左前丘腦灰質核團體積減小,內嗅皮層灰質體積縮小同情景記憶延遲、回憶試驗變差有關,可以解釋為內嗅皮層的損傷阻滯了新皮層灰質至海馬信號傳入,從而影響了AD患者情景記憶的儲存。AD患者海馬萎縮是較為典型的早期改變之一,中顳葉萎縮和記憶功能缺陷有密切相關性。在CDR為0.5的AD患者中雙側海馬體積縮小為左側14.3%和右側11.3%,隨著認知功能障礙的加重,雙側海馬的不對稱加大〔2~4〕。有人在臨床觀察中發現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左側海馬萎縮和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相關,可以推測左側海馬萎縮對診斷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是個很好的早期標志〔5〕。AD患者的語言、注意力、集中力、判斷執行運用能力及精神運動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不同腦部位的萎縮代表了不同的功能損傷,如右側杏仁核海馬復合體體積和記憶功能有關,左側顳頂葉區域體積減小和命名及運用能力下降有關,左額葉萎縮和言語流暢性減退有關〔2〕。Kaye等〔6〕用容量核磁分析了155例癡呆患者和正常老年人,將其按臨床癡呆量表分為幾組,發現側腦室平均體積在無認知損害和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組中大小不同,在癡呆嚴重階段,側腦室體積、額葉、基底節、丘腦及總腦體積發生了變化,并隨著癡呆進展腦體積衰減程度加劇。其實全腦萎縮在正常成年人就開始了,在中年人中白質較灰質早發生變化,在一項縱向研究中無癡呆人群的MRI顯示腦總體積每年減少0.45%,而罹患癡呆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個體其變化為每年0.98%〔7〕。早有研究發現腦胼胝體萎縮、白質病變及海馬萎縮和執行功能下降、注意力和語言流暢性下降有關,CDR為0.5的患者僅有海馬萎縮,而程度較重的CDR為1的就同時有胼胝體和海馬萎縮〔8〕。
本研究用CT成像中的哈氏值、側腦室體部指數、溝間距、左右外側裂、第三腦室寬度在兩組中做對照,結果發現有顯著性差異,但具體用什么量化指標來分界尚有待進一步確定。總之,現在的研究不僅發現腦皮層萎縮、海馬萎縮和AD患者的各種認知功能障礙有關,也發現了腦實質萎縮和認知功能有關聯,就是說隨著AD進展總腦體積都有變小趨勢。
【參考文獻】
1 Zhang Y,Qiu C,Lindberg O.Acceleration of hippocampal atrophy in a nondemented elderly population:the SNACK study〔J〕.Int Psychogeriatr,2010;22(1):1425.
2 Pantel J,Schonknecht P,Essig M,et al.Distribution of cerebral atrophy assess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flects patterns of neuropsychological deficits in Alzheimer′s dementia〔J〕.Neurosci Lett,2004;6:361(13):1720.
3 Di Paola M,Macaluso E,Carlesimo GA,et al.Episodic memory impairment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is correlated with entorhinal cortex atrophy.A voxedbased morphometry study〔J〕.J Neurol,2007;254(6):77481.
4 Wolf H,Grunwald M,Kruggel F,et al.Hippocampal volume discriminates between normal cognition;questionable and mild dementia in the elderly〔J〕.Neurobiol Aging,2001;22(2):17786.
5 Yamaguchi S,Meguro K,Shimada M,et al.Fiveyear retrospective changes in hippocampal atrophy and cognitive screening test performances in very mild Alzheimer′s disease:the Tajiri Project〔J〕.Neuroradiology,2002;44(1):438.
6 Kaye JA,Moore MM,Dame A,et al.Asynchronous regional brain volume losses in presymptomatic to moderate AD〔J〕.J Alzheimers Dis,2005;8(1):516.
7 Fotenos AF,Snyder AZ,Girton LE,et al.Normative estimates of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brian volume decline in aging and AD〔J〕. Neurology,2005;64(6):10329.
8 Meguro K,Constans JM,Shimada M,et al.Corpus callosum atrophy,white matter lesions,and frontal executive dysfunction in normal ag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A communitybased study:the Tajiri Project〔J〕.Int Psychogeriatr,2003;15(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