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多年來帕金森病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癥狀,這對診斷中晚期病例具有較高的敏感度。但早期PD臨床診斷往往非常困難,學者們一直在尋找早期確診PD的客觀依據,以達到早期和亞臨床期診斷,提前進行神經保護治療。
導致
帕金森病的原因是蛋白的病理性改變。帕金森神經性衰退目前是無法根治的,引發帕金森神經性衰退的原因是α-突觸核蛋白改變,變為病態蛋白。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抗體能用于解釋α-突觸核蛋白的改變同帕金森病之間的關系。日前,來自維也納醫科大學臨床神經學研究所的Gabor G. Kovacs所領銜的國際專家團隊發現了一個新的抗體,該抗體可解釋α-突觸核蛋白的改變同帕金森病之間的關系。
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50歲以后發病。其運動癥狀表現為靜止時肢體不自主地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晚期會導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Kovacs強調:“這為帕金森病診斷測試的發展開啟新的可能,新的抗體使我們能夠在體液(例如:血液或腦脊液(CSF))中找到病理形態。”一個吸納了約200名患者的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最終結果預計最快能在2012年底得出。該診斷檢測是與Walter Pirker領銜的大學神經系合作完成的,目的在于確定新的抗體作為早期診斷工具已到何種程度,以便更好的了解帕金森病的病因及更有效地治療帕金森病。此研究使得血液檢測帕金森病向前邁進了一步。
帕金森病α-突觸核蛋白病改變后的外形同正常時的外形具有相同的基本結構,病變后經歷了一個“異常折疊”。Kovacs說:“然而,直到現在,仍不可能對兩者進行區分。”先前的免疫診斷技術僅能大體上確認α-突觸核蛋白的存在。然而,現在維也納醫科大學研究人員同德國生物技術公司Roboscreen合作開發的新單克隆抗體,能探測到結構改變相關的關鍵蛋白。這項研究成果現已發表于深受好評的《神經病理性學報》。
Kovacs說:“一直以來認為通過血液檢測來診斷帕金森病是不可能的,但該發現確實是朝這一方向邁進了重要一步。”理論上,該檢測可能提早診斷帕金森病5到8年,在其還未表現病癥前確診。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在≥65歲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歲人群中則為0.4%.本病也可在兒童期或青春期發病。隨著中國老齡人數的增加,目前帕金森病病人已經高達200萬左右,占老年人口的1%左右,也就是說100個老年人中就有1個是帕金森病人。預計每年新增病患1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