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高危群體,其流行率明顯高于普通人群,主要與患者抵抗力低下、輸血、透析器復用等有關。近年來國內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CV的流行率為27%~69.4%。干擾素作為抗病毒藥物,廣泛應用于治療普通HCV感染的研究,但對血液透析合并HCV感染的報道則較少。2008年2月~2009年12月間,我院血透中心的39例維持性血透伴HCV感染患者給予
重組人干擾素α2 b治療,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對象與方法
1.對象
2008年2月~2009年12月間,我院血透中心共有39例維持性血液透析伴HCV患者,占同期維持性血液透析總人數的33.1%。其中男28例,女11例,年齡(41.3±11.2)歲,透析時間(3.3±2.1)年。原發性疾病中,
高血壓性腎損害13例,
糖尿病腎病9例,慢性腎小球腎炎7例,狼瘡性腎炎7例,其他3例。39例患者中,伴有ALT升高22例,占56.4%。
2.入選標準
入選病例均滿足:①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②血清抗 HCV陽性及血清HCVRNA陽性,伴或不伴ALT升高;③1年內未使用過干擾素治療。
3.方法
(1)給藥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2 b,肌肉注射,300萬U/次,每周3次,連續治療6個月。患者透析日時,透析結束后再給藥。治療期間根據個體情況,輔助水飛薊素、復合維生素、肌苷等治療。
(2)檢測指標
分別檢測患者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以及停藥6個月后的血清ALT、AST、抗HCV和HCVRNA水平。每月復查患者肝功能、血常規。
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1.完成率及不良反應
39例患者中,28例完成療程,占71.8%;10例因不能耐受頭痛、惡心、發熱等不良反應,未能完成療程;1例因顱內出血死亡。所有患者均出現四肢肌肉酸痛、惡心、食欲下降癥狀;21例出現給藥后24 h的低熱癥狀,2例因給藥后出現高熱而終止療程;16例治療6個月后,出現血白細胞數及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明顯下降。所有上述不良反應均在停藥后,逐步好轉。
2.血清檢測結果
治療6個月后,ALT、AST、HCVRNA對數值均顯著降低(P<0.01),停藥6個月后,ALT、AST、HCVRNA對數值仍顯著低于治療前(P<0.01),但與治療6個月時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表1 重組人干擾素α2 b治療各階段血清檢測指標(略)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
本研究通過對28例維持性血透伴HCV感染患者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2 b的6個月治療,顯示患者血清ALT、AST基本恢復正常,HCVRNA復制被明顯抑制,且停藥6個月后,HCVRNA仍被控制在低水平,效果顯著。需要指出的是,注射重組人干擾素α2 b引起的頭痛、惡心、發熱、肌肉酸痛、中性粒細胞下降等副作用也十分明顯,是維持性血透伴HCV感染患者未能堅持完成療程的主要原因。由于條件限制,本研究尚缺少遠期療效的觀察,以及針對HCV感染的其它治療藥物(如
聚乙二醇干擾素)的療效對比的統計。重組人干擾素α2 b能有效降低維持性血透伴HCV感染患者的ALT、AST水平,和抑制體內HCVRNA的復制。如何調整維持性血透患者干擾素α2 b的用法、用量及療程,降低干擾素α2 b的副作用,提高維持性血透患者對HCV持續性應答,將是維持性血透伴HCV感染治療的研究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