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稱,香煙真正的劇毒其實藏在過濾嘴材料上。有醫務人員表示,香煙中只有有害物,沒有任何有益物質,無論香煙使用多好的過濾嘴,聲稱由此可以濾去所有有毒物質的說法極不負責。
過濾嘴煙的問世源于煙草公司對產品安全性的考慮,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曾引發生產熱潮。原以為過濾嘴煙能夠安全一些,但多年后發現它卻使吸煙人死于
肺癌的危險性足足提高了近20倍。
研究發現,在吸煙過程中,特別是當吸煙者用手指輕彈煙卷或舌頭觸及過濾嘴時,會有數根至數十根細小的纖維從過濾嘴中脫落。這種直徑只有20微米左右的纖維,可隨煙霧吸入呼吸道,并長驅直入到達吸煙者的肺泡組織,誘發癌變。
過濾嘴設計的目的之一是減少焦油含量。但流行病學研究證據表明,改吸所謂的低焦油含量卷煙并不能降低肺癌發生的風險。一項在美國開展的針對90多萬人、長達10年的隊列研究發現,無論吸何種品牌、何種焦油含量的卷煙,患肺癌的風險均高于不吸煙者和
戒煙者。吸高焦油含量(≥22mg)卷煙患肺癌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1.64倍,吸中等焦油含量(15~21mg)卷煙患肺癌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1.44倍,而在吸極低焦油含量(≤7mg)、低焦油含量(8~14mg)卷煙者中,患肺癌的風險并不低于吸中等焦油含量卷煙者。
理論上,過濾嘴可以減少煙草中一定量的有害物質,但是煙草燃燒產生的煙霧中含有上千種化學物質,至少包括69種致癌物質。即使過濾嘴使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數量減少了一部分,但是其他有害物質依舊存在,依舊會對健康造成損害。最近一項研究表明,無論吸食何種卷煙(無過濾嘴、有過濾嘴高焦油、有過濾嘴中焦油、有過濾嘴低焦油),患肺癌的風險都要高于不吸煙者或戒煙者,因此過濾嘴香煙并不安全。
過濾嘴的設計原理是在過濾嘴外側打了許多微孔,這樣吸煙者在吸入從燃燒端進入的煙霧時,空氣能夠從微孔進入過濾嘴稀釋煙霧,從而降低煙氣中的焦油含量。機器吸煙法對過濾嘴的效果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煙霧中的焦油含量明顯降低,有些煙草公司利用這一結論大肆推銷過濾嘴卷煙。但應注意以下問題:第一,大多數煙的通氣孔不明顯,吸煙者往往不知道微孔的存在。吸煙者吸煙的時候無意中嘴唇會堵住微孔,拿煙的時候手也會堵住微孔,從而使過濾嘴根本起不到過濾的作用。第二,吸煙者存在吸煙的“補償行為”。由于吸煙者的手指堵塞了微孔,為了獲得足夠的尼古丁,吸煙者往往會增加每支煙吸入的口數、每口吸煙量、吸入的深度甚至增加吸煙的支數,這樣吸煙者攝入的尼古丁和焦油含量與不使用過濾嘴卷煙的情況基本類似或者更高。這種吸煙“補償行為”的效果已經被多項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