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是指將一個個體的細胞、組織或器官用手術或其他方法,導入自體或另一個個體的某一部分,以替代原已喪失功能的一門技術。根據導入移植物不同,分為細胞、組織和
器官移植。
日本國立
癌癥研究中心最近成功將實驗鼠的成熟肝細胞轉化成肝臟祖細胞,并通過移植肝臟祖細胞明顯改善了患
慢性肝炎實驗鼠的肝功能。這一技術今后有望用于肝臟再生醫療,或許能部分替代肝臟移植。
肝臟是具有再生能力的器官,但是慢性肝炎等
肝病會導致肝細胞再生能力下降,可發展為纖維化和
肝硬化并最終引起
肝癌。目前對于重癥肝病患者只有采取肝臟移植療法,但是肝臟供體的數量還比較缺乏,因此需要尋找一種有效的肝細胞移植方案。
肝臟內存在著擁有很高增殖能力的肝臟祖細胞,它可以分化為肝細胞,但是獲得和培養肝臟祖細胞都極為困難。本次研究發現了一種將成熟肝細胞重新變成肝臟祖細胞的方法,研究人員采集了大鼠的成熟肝細胞,通過添加3種低分子化合物,在實驗室中成功培養獲得了肝臟祖細胞。
研究人員將培養獲得的肝臟祖細胞移植到患有慢性肝炎的小鼠體內,約兩個月后,患病小鼠75%--90%的肝細胞被來自大鼠的肝細胞所替換,患病小鼠的肝功能也明顯改善。
研究小組認為,這一方法有望用于肝臟再生醫療,接下來將利用人體肝細胞開展進一步研究。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美國學術刊物《細胞-干細胞》上。(來源:醫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