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經干。坐骨神經痛又屬于腰腿痛的范疇,有部分是由腰椎突出壓迫坐骨神經所致。坐骨神經痛的癥狀表現為下列六大點:
1、常見于成年人,青壯年多見,沿坐骨神經徑路的典型放射性疼痛為其特點,病變多為單側性,疼痛位于下背部,臀部,并向股后部、小腿后外側、足外側放射,成持續性鈍痛,病友陣發性加劇,為刀割或燒灼樣痛,夜間常強烈加重。
2、行走、活動或牽拉坐骨神經可誘發或加重直接疼痛,多拉患者常采取減痛姿勢,如患肢微屈并臥向健側,在仰臥起立時并側膝關節彎曲,坐下時先是健側臀部著力,站立時脊柱向患側方側凸。
3、沿坐骨神經的壓痛局限于腰、腰、棘突旁、骶髂點、臀點、股后點、腓點、腓腸肌點、踝點等。坐骨神經牽拉試驗引發的疼痛為牽引痛,如直腿抬高試驗、交叉性直腿抬高試驗等,還可發現輕微體征,如患側臀肌松弛、小腿萎縮、小腿及足背外側感覺善良減退、踝反射減弱或消失等。壓頸試驗亦可繼發或加劇下肢疼痛,干性坐骨神經痛的壓痛以臀部如此一下的坐骨神經徑路明顯親自,順利一般無腰椎棘突及橫突壓痛,壓頸靜脈陰性。
4、患有坐骨神經痛,可以明顯感覺到患側下肢及腰部疼痛。疼痛的特點在持續性的鈍痛或針刺樣的疼痛,且疼痛因咳嗽、打噴嚏、用力等動作而加劇,屈膝屈髖或取健側側臥休息后疼痛可以減輕,坐位則較行走更為疼痛。
5、跛行與坐骨神經痛密切相關,因為在能引起坐骨神經痛的疾病中,走路時可加重腰椎管及椎間孔變小,坐骨神經受壓產生疼痛,從而出現跛行。如果患者蹲下、坐下或者平躺改變姿勢,則改善了椎管的狀態,消除了下肢肌肉活動時的刺激來源,癥狀也會隨之減輕或者消失。
6、由腰椎間盤突出癥引起的坐骨神經痛患者,可出現明顯的腰部活動受限;由骶髂關節發病引起的坐骨神經痛患者,可出現盤腿動作受限;由梨狀肌損傷綜合征引起的坐骨神經痛患者,患肢可出現內、外旋轉,外展活動受限。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有坐骨神經痛癥狀的患者首先要注意改變生活方式,平時應多做康復鍛煉;生活中盡可能避免穿帶跟的鞋,重心的稍許前移都會使疼痛癥狀加重,有條件的可選擇負跟鞋;日常生活中應臥硬板床,取平臥位,保持脊柱的穩定,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