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多見于中老年男子,以患者單側出現較多。起病時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發病前數周,在走路和運動時,下肢有短暫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發展為劇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髖部開始,向下沿大腿后側、腘窩、小腿外側和足背擴散,在持續性疼痛的基礎上有一陣陣加劇的燒灼樣或者針刺樣疼痛。
坐骨神經由腰5~骶3神經根組成,按病損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經痛兩種。前者多見根性坐骨神經痛病變位于椎管內,病因以腰椎間盤突出最多見,其次有椎管內腫瘤、腰椎結核、腰骶神經根炎等。干性坐骨神經痛的病變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經行程上,病因有骶骼關節炎、盆腔內腫瘤、妊娠子宮壓迫、臀部外傷、梨狀肌綜合征、臀肌注射不當以及糖尿病等。
一般檢驗這種病情時,沿坐骨神經分布區如腰旁、髂點、臀點、腓點、踝點等,均會出現有壓痛點。其次在坐骨神經支配范圍內,有不同程度的運動、感覺、反射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致患側腳趾背屈力弱,小腿外側皮膚痛覺減退,跟腱反射消失,臀部肌張力降低等。
而因為肌炎、肌纖維組織炎同時發生,受寒、受潮等誘發因素。可發展為原發性坐骨神經痛,主要是由于感染或中毒直接損害坐骨神經引起,也叫坐骨神經炎,臨床上少見。另外則有坐骨神經通路受鄰近組織病變的刺激、壓迫或破壞引起的疼痛。這則是繼發性坐骨神經痛,是臨床較常見的病例。
如人群出現上述痛癥,日常應注意避免神經牽拉、受壓,常取特殊的減痛姿勢,如睡時臥向健側,髖、膝關屈曲,站立時著力于健側,日久造成脊柱側彎,多彎向健側,坐位進臀部向健側傾斜,以減輕神經根的受壓。對于長期坐位工作者、職業汽車司機、經常處于非生理位置下操作的修理工、腰部固定性姿勢工作或者長期彎腰工作者、腰肌瘦弱的女性等,多注意工作中腰部的合理保護與適當休息。否則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潛在的、積累性的慢性腰肌勞損,也可引起腰椎間盤的積累性損傷,這對于坐骨神經病的預防也顯得極期重要。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預防坐骨神經痛日常生活中建議多參加體育鍛煉,恰當加強對腰部的正確使用和保健。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同時要防止腰部受到外傷及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另外可通過一定的按摩、針灸、火罐等療法,舒緩坐骨神經一帶的痛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