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那如三味丸為紅色水丸,除去包衣顯棕黃色;味微酸,辛麻,用于風濕,關節疼痛,腰腿冷痛,牙痛,白喉等癥。那如三味丸功效究竟如何,下面來看個究竟。
蒙藥蒙醫有著悠久的歷史,是蒙古族人民長期同疾患作斗爭的經驗總結,并吸收藏醫、漢醫經驗逐漸形成的。早年蒙古汗國建立前,就有本族的藥劑和療法。蒙古醫學有多種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法。蒙藥與中藥相似,以草藥為主,是多種草藥研成藥末制成的。
那如三味丸系蒙藥古方今制,采用了現代高科技小分量提取技術,因此,藥力強大,能對風濕、類風濕病癥產生極強大的控制力,避免了傳統的風濕、類風濕因子的抗藥行。
那如三味丸功能主治有消粘,除協日烏素,祛風,止痛,散寒。用于風濕,關節疼痛,腰腿冷痛,牙痛,白喉等癥狀。“協日烏素”指的是風濕、類風濕關節炎、關節疼痛、腰腿疼痛、頸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經痛等。
“粘”病:是一種肉眼無視的病原體侵入人體而引起的一種疾病。分急慢性兩種:急性為有傳染性,發病急、劇烈疼痛、發冷發燒、煩燥不安、患部出現紅腫熱痛、機能障礙、痙攣、刺痛等癥狀。慢性為起病緩慢,發熱,病侵入部位分別出現患癥。如發病于腦部即腦膜炎,胃腸部即腸炎、痢疾,咽喉部即白喉。根據本標準的需要又注釋于以下兩個方面:
1、“粘腫”病,是粘蟲病原體,侵入人體后患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癥狀,類似于西醫的腮腺炎、乳腺炎、扁桃體炎、無名腫毒等癥。
2、“粘刺痛”病,是粘蟲病原體,侵入人體引起的一種劇烈疼痛癥。多見于急性癥狀。如細菌性痢疾、胸膜炎、腦膜刺激癥等。
那如三味丸性溫,為寒性黃水病良方。其只要成分為訶子、蓽茇、制草烏。草烏殺粘,止痛,燥黃水,為主藥;訶子調理體素,解毒,為輔藥;蓽撥補胃火,祛巴達干赫依,為佐使。三味合用,對寒性黃水病及粘病均有良效。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那如三味丸主要成份中草烏具有搜風勝濕,散寒止痛,開痰,消腫之功效。治風寒濕痹,中風癱瘓,破傷風,頭風,脘腹冷痛,痰癖,氣塊,冷痢,喉痹,癰疽,疔瘡,瘰疬。但要注意凡虛人、孕婦、陰虛火旺及熱證疼痛者忌服。生者慎服。本品
內服宜慎。不宜與貝母、半夏、白及、白蘞、天花粉、瓜蔞、犀角同用。孕婦忌服,年老體弱,幼兒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