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RHD)為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重癥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營養狀況對患者能否耐受麻醉和手術以及術后康復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研究背景:我國是風濕性心臟病高發國家。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在長期疾病過程中,慢性心功能不全導致胃腸淤血、胃納差及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能量和營養素攝人不足;且患者多來自農村和城鄉結合地區,生活質量和經濟狀況較為低下,不能保證飲食的合理性和營養的平衡,故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營養不良可嚴重影響患者的手術耐受能力,降低患者免疫力,延遲傷口愈合,增加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嚴重營養不良不僅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增加經濟負擔,還是引起換瓣患者術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風濕性心臟病患者術前營養狀況應引起臨床醫護人員的足夠重視。
風濕性心臟病表現及危害風濕性心臟病的表現無特異性,在病變輕的風心病早期,可無任何表現。在一定時期內,通過代償功能,心臟尚能維持其正常的功能狀態;如果代償功能失調,不論狹窄或關閉不全,均可造成血流動力的改變,便會出現心力衰竭的一系列臨床表現,如勞力性氣促伴咳嗽,是為最早癥狀;但是當心臟瓣膜損害嚴重,影響到心臟功能時,則可產生種種癥狀,如勞累后覺心跳,氣促,頭暈,胸悶,咳嗽,咯血絲痰等,嚴重時可出現心力衰竭,出現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夜間不能平臥休息,浮腫,腹脹,腹水,肝、脾腫大等。
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營養飲食及護理方法
休息包括體力和精力兩個方面。病人癥狀不明顯時可適當做些輕工作,但不要參加重體力勞動,以免增加心臟負擔。病人伴有心功能不全或風濕活動時應絕對臥床休息,生活均應由家人協助。對病人態度要和藹、避免不良刺激。
預防呼吸道感染病室要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溫度適宜,防止因呼吸道感染引起風濕活動、加重病情。
心功能不全者應控制水分的攝入飲食中適量限制鈉鹽,每日以l0克(2錢)以下為宜,切忌食用鹽腌制品。
風濕性心臟病要忌的飲食因素
禁止食用苦寒及辛辣食物風心病病人多屬心脾陽氣不足,如過食苦寒食品,會損傷人體陽氣,加重病情。此外,因辣椒、芥末等食品,能使心跳加快,增加心臟負擔。且這類食品能導致大便秘結,因排便困難過于用力,可加重心臟負擔,甚至發生不測。嚴格控制食鹽攝入量嚴格控制食鹽的用量,對各種用鹽腌制的食品量也應嚴格限制,以免造成體內水鈉潴留,加重心臟的負擔。戒除煙酒、濃茶和咖啡因為香煙在燃燒時,可以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當一氧化碳吸人體內后,可以導致全身血管收縮,并可與血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其輸送氧氣的功能下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對心臟不利。而酒、濃茶、咖啡等興奮刺激性飲料,可使血壓升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導致心率加快,甚至誘發心律紊亂,從而加重心臟負擔,使心肌瓣膜功能受到損害。所以,風心病人應禁煙及興奮刺激性飲料。
飲食過酸、過辣、過咸等對患者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故應以清淡為好。飲食中鈉含量過高易致水鈉潴留,加重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程度。我國居民食鹽攝人量過高,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鈉攝人量與
高血壓發病呈正相關。因此食鹽不宜過多。還應教育患者飲食鈉的來源除食鹽外,還包括醬油、咸菜、味精等高鈉食品,以及含鈉的加工食品等。應教育患者
戒煙、戒酒,體力活不宜過于頻繁劇烈,應多采取散步、打太極拳等較為安靜的運動,過度勞累的體力活動對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病情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