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骨質疏松已經成為都市人的常見病。天氣炎熱,大家都不遠出門,接觸太陽和在戶外運動的時間越來越少。越來越少的戶外活動和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導致都市人缺鈣嚴重,甚至導致骨密度下降,引發骨質疏松癥。骨質疏松是衰老的一種表現,如果骨質疏松伴有骨折、明顯腰背痛或神經癥狀,應視為一種疾病。骨質疏松癥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因生理功能逐漸衰退造成原發性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一般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1、內分泌因素: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質疏松,男性則為性功能減退所致睪酮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質疏松癥在絕經后婦女特別多見,卵巢早衰則使骨質疏松提前出現,提示雌激素減少是發生骨質疏松重要因素。絕經后5年內會有一突然顯著的骨量丟失加速階段,每年骨量丟失2%~5%是常見的,約20%~30%的絕經早期婦女骨量丟失>3%/年稱,為快速骨量丟失者。而70%~80%婦女骨量丟失<3%/年,稱為正常骨量丟失者。瘦型婦女較胖型婦女容易出現骨質疏松癥并易骨折,這是后者脂肪組織中雄激素轉換為雌激素的結果,與年齡相仿的正常婦女相比,骨質疏松癥患者血雌激素水平未見有明顯差異,說明雌激素減少并非是引起骨質疏松的惟一因素。
2、遺傳因素:骨質疏松癥以白人尤其是北歐人種多見,其次為亞洲人,而黑人少見。骨密度為診斷骨質疏松癥的重要指標,骨密度值主要決定于遺傳因素,其次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3、營養因素:已經經發現青少年時鈣的攝入與成年時的骨量峰直接相關,鈣的缺乏導致PTH分泌和骨吸收增加,低鈣飲食者易發生骨質疏松。
4、其他因素。引發骨質疏松的病因當然不止以上三個,酗酒、吸煙、長時間大量運動等等,都可能引起骨質疏松癥。
維持骨的健康,延緩和減少骨量流失,需要足量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適當的運動,適當的戶外日光照曬。鈣是使骨組織礦化的主要元素,對骨骼和牙齒的正常生長和發育是必不可少的。含鈣高的食品有牛奶、酸奶及其他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芝麻醬、海帶和蝦米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品有禽、蛋、肝和魚肝油等。
在一些病人中,藥物治療很重要。雌激素替代方法能減少骨丟失,增加骨密度,減少絕經后婦女發生骨折的危險。降鈣素能抑制骨吸收,治療骨質疏松癥引起的嚴重骨痛效果明顯。阿侖磷酸鈉屬于雙磷酸鹽類藥物,阿侖磷酸鈉能減少骨丟失,增加骨密度,減少骨折危險,對于老年骨質疏松和絕經后骨質疏松療效是肯定的。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禁煙禁酒忌咖啡是骨質疏松的護理方法。吸煙會影響骨峰的形成,過量飲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陳代謝 ,喝濃咖啡能增加尿鈣排泄、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骨質疏松的護理中應該避免上述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