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骨關節炎患者在早期癥狀出現的時候并沒有太在意,等到去治療的時候才知道已經到了一定的嚴重程度。提前了解骨關節炎早期癥狀,讓關節炎在發作之前得到很好的治療,不再出現骨關節炎的病痛是非常必要的。
許多
骨關節炎患者在早期癥狀出現的時候并沒有太在意,等到去治療的時候才知道已經到了一定的嚴重程度。提前了解骨關節炎早期癥狀,讓關節炎在發作之前得到很好的治療,不再出現骨關節炎的病痛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您需要了解的骨關節炎早期癥狀有哪些呢?
骨關節炎的早期癥狀一:關節疼痛
最初為輕度、中度疼痛,隨后疼痛逐漸加重,出現撕裂樣或針刺樣疼痛。疼痛多在活動時發生,尤其在上下樓梯、手持重物以及長途步行時關節疼痛明顯,有時會出現“打軟腿”現象。另外,陰天下雨時關節疼痛尤其明顯,這點很容易被當成“
風濕”,其實大多數都是骨關節炎。重病患者休息時關節也會痛,并且常常夜間痛醒,難以入睡。
骨關節炎的早期癥狀二:關節活動受限、運動障礙
早晨起床或久坐站起時,患病的關節僵硬發緊,需要揉一會關節,慢慢活動一段時間后癥狀才緩解或消失,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晨僵”。晨僵持續時間一般較短,不超過30分鐘。另外,久坐后不能馬上站起來,要一只手扶著膝蓋,另一只手使勁撐著身邊的物體才能慢慢站起來。
骨關節炎的早期癥狀三:關節腫脹、畸形
骨關節炎病人活動時關節有摩擦音等 也是骨關節炎的癥狀,表現為關節滑膜增厚、肥大,關節囊壁增厚、纖維增生。最典型的是“o”型腿和“x”型腿,還有鴨步式左右搖擺。又如坐在椅子上擺動雙腿時,聽到關節里“咔嚓咔嚓”的摩擦聲。
專家指出,骨關節炎是人們常見病,而且是不能治愈的疾病,平時人們應該多預防骨關節炎的發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延遲骨關節炎的病情發展。骨關節炎的自我診斷,對于及早發現病情、采取防治措施,十分重要,而疼痛、僵硬、腫脹、發出摩擦音等均為發病癥狀。醫生說,關節病變早期如能采取措施,治療效果會更理想一些。但病情惡化后,很可能會發生永久性的活動功能喪失。因此,對照以上骨性關節炎的早期癥狀,人們可以大致了解自己是否患上了骨關節炎,是否需要采取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