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是常見的骨關節病之一,但是往往很多人都不了解什么是股骨頭壞死以及其主要的癥狀,因此大家的健康,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現任何可疑的現象,應該及時的進行預防及治療。
什么是股骨頭壞?股骨頭壞死,又稱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大多因風濕病、血液病、潛水病、燒傷等疾患引起,先破壞鄰近關節面組織的血液供應,進而造成壞死。其主要癥狀,從間斷性疼痛逐漸發展到持續性疼痛,再由疼痛引發肌肉痙攣、關節活動受到限制,最后造成嚴重致殘而跛行。激素藥亦會導致本病的發生。中醫認為疾病發生原因為外因和內因,且內因外因相互作用,使人體陰陽失去平衡,氣血的失恒而生疾,亦稱髀樞痹、骨痹、骨萎。
股骨頭壞死早期癥狀主要表現為:側臀部或腹股溝或腰部疼痛、膝關節部位牽拉性疼痛、下肢畏寒、無力、酸、麻感;髖關節酸、困,有時呈間斷性疼痛。這些癥狀不一定同時出現,可能僅表現一兩個癥狀,這些癥狀可能持續存在,也可能短期內消失。
隨著其他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開始逐漸對本病的成因機制以及診斷治療由宏觀感性的認識和研究進入到生化等微細病理改變的探索,并且治療也由最初的單一藥物或手術簡單治療,進展到包括人工關節置換在內的多種系統治療之中。
現代醫學認為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國內外專家均主張早期壞死采取姑息手術,如:核心減壓、帶血管骨移植術、血管植人術、骨支架術等。晚期不可避免的行人工關節置換術等。但總體看來,手術療法因其痛苦大、費用高、恢復期長、局限性廣、遠期效果不能盡善盡美等而不被眾多患者所接受。
有一些簡單易判斷的方法,幫患者診斷自己是否患有股骨頭壞死癥。
1、髖關節疼痛向腹股溝區或臀后側、外側或膝內側放射。
2、髖關節僵硬、無力、活動受限,抬腿不靈活,早期出現的癥狀是盤腿或向外撇腿以及下蹲困難。
3、跛行:即走起路來患肢不敢用力負重,象踮腳樣走路。
4、骨折、脫位或髖關節扭傷愈合后,又逐漸或突然出現髖部間歇性或持續性疼痛。行走活動后加重,有時為休息痛,疼痛多為針刺樣或酸痛,并出現上述反應。
5、長期或短期大量使用激素或經常酗酒者出現髖關節疼痛,多為隱痛、鈍痛,常位于腹股溝,活動時明顯,休息后減輕。
6、寒濕:天氣寒冷時,髖關節酸困、疼痛加重,功能受限。
7、炎癥:感冒發燒時,血沉加快,白血球升高,患側髖關節則疼痛加重。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如有以上癥狀,請盡早到醫院做全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