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88年世界醫學界首次認識股骨頭壞死這疾病至今,股骨頭壞死已由少見轉變為多發常見病,是激素的問世及其廣泛應用以來,股骨頭壞死的發病率逐漸上升。不少人都擔心其會不會傳染,那么,股骨頭壞死傳染嗎?又有哪些癥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解答。
1、造成股骨頭壞死臨床上目前有四種因素最常見:
(1)外傷導致
(2)激素使用過量
(3)大量飲酒
(4)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
2、股骨頭壞死傳染嗎?
一般不會遺傳,但是臨床上有的患者會出現一家人當中有幾代人都會患有股骨頭壞死,而這種情況一般都會發生在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的患者家族當中,一般而言,外傷導致、激素使用過量以及大量飲酒造成的股骨頭壞死遺傳性非常小。
3、股骨頭壞死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股骨頭壞死的臨床癥狀因發生部位及壞死范圍大小而異,疼痛常是骨壞死的主要癥狀,通常是慢性隱痛,疼痛可隨關節活動逐步增重,最后發展至休息時也疼痛,常需要服用藥物才能緩解。受累關節常有活動受限,有時局部有壓痛,可有跛行,嚴重者雙側股骨頭完全壞死吸收,無法站立及行走。用MRI診斷早期股骨頭缺血壞死是重要的,MRI檢查是現有檢查方法中最準確的,MRI檢查能發現X線片未能發現的早期骨壞死。對于有髖部疼痛癥狀、X線拍片無明顯異常的病人,應考慮雙髖MRI檢查。根據X線將已有臨床癥狀且經織活檢證實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分為四期:
0期:臨床上無癥狀而且X線片無改變,MRI顯示有雙線征的股骨頭壞死
I期:X線表現正常。
Ⅱ期:股骨頭外形正常,但有明顯的骨修復表現,包括囊性變及骨硬化。在X線片上看到的透亮區在組織學上為骨吸收區及相應的纖維或肉芽組織。骨硬化區在組織學上為壞死區邊緣新骨覆蓋于死骨上。
Ⅲ期:有軟骨下骨塌陷或股骨頭變扁。輕度(股骨頭損害范圍小于15%)、中度(股骨頭損害范圍介于15%到30%)、重度(股骨頭損害范圍大于30%)。
IV期:關節間隙狹窄及髖臼繼發性退形性改變(囊性變,邊緣骨贅形成,軟骨破壞)。
以上內容針對于股骨頭壞死傳染嗎等問題進行了解答,相信大家都已經有所了解。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完全徹底治好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方法,所以大家在平時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加注意,預防股骨頭壞死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