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藥物促進
骨折早期愈合是臨床骨科醫師長期不懈的追求,而目前市場上促愈合藥物種類繁多,讓人目不暇接。我科自2006年1月一2007年l2月,使用骨肽片和傷科接骨膠囊輔助治療新鮮閉合性橈骨遠端骨折60例,并對其治療效果進行了臨床評價。
一般資料選擇2006年1月~2007年l2月于我院門診就診的新鮮閉合性橈骨遠端骨折病人90例。其中男47例,女43例;Collies骨折54例,Smith骨折36例;年齡最小者l8歲,最大者76歲,平均45.3歲。左39例,右5l例。根據就診的先后,間隔一人,順序將病人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實驗組又分為骨肽片組和傷科接骨膠囊組。骨肽片組30例,其中男18例,女l2例;Collies骨折22例,Smith骨折8例;傷科接骨膠囊組3O例,其中男l4例,女16例,Collies骨折l7例,Smith骨折l3例;對照組男11例,女l9例,Collies骨折l2例,Smith骨折18例,三組病人一般情況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病人均采用保守治療的方法,即手法整復后以石膏制動,注意觀察末梢血運,早期行積極合理的功能鍛煉。治療組在此基礎上,骨肽片組口服骨肽片一次2片,一日3次。飯后服用,l5天為一療程,3O天為一大療程;傷科接骨膠囊組口服傷科接骨膠囊,每次4片,3次/d,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3~6周為一療程。
不良反應骨肽片組l例病人用藥后3天內在前胸、后背出現粟粒狀淡紅色皮疹,略刺癢。停藥后肌注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或口服撲爾敏片2 mg后于24 h完全消失,未發現發熱、低血壓等嚴重過敏反應。
骨代謝和骨愈合受多種因素影響,就其內在因素而言有兩種機制:即激素調節鈣、磷代謝的系統作用和骨生長因子的局部調節作用。骨折愈合本質上是一個高度復雜的再生過程,包括多種不同類型細胞的活動以及無數蛋白質和活性基因的表達,從而達到骨骼的完整修復。骨愈合過程中骨細胞成骨,細胞再生是骨折愈合的基礎 。
以往我們使用骨肽注射液治療骨折取得良好的療效,從治療組的結果來看,骨肽片在促進橈骨遠端骨折愈合的作用中,也具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骨折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傷科接骨膠囊,有效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傷科接骨膠囊。在口服的骨肽片中,報道出現過敏反應的較注射用骨肽注射液非常少,偶有出現,及時使用抗組胺藥和停藥后都能得有效控制。
另外,臨床及實驗室驗證,骨肽片見效快,療程短。一個療程(15天)癥狀改善明顯,這也要比相對于偏高的價格、較為繁瑣的加工流程中藥、中成藥有一定的優勢,使其廣泛應用有一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