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是一種什么疾病?在祖國醫學來說的話,應該屬于痹癥的范圍。骨質增生是骨骼的一種“朽邁”現象,它是骨科的常見病,多發于中老年人,其發病率在40歲以上者占45~50%,60歲以上發病占80%。一般人從20歲開始就有骨質退行性變化,40歲時幾乎90%的人的負重關節有或多或少的骨質增生性改變,但都很輕,不致于影響身體健康。跟著春秋的增長,這種骨關節病變化日趨嚴峻
骨質增生的病因概述
1.病理學:不規則的軟骨損害,在負重區域的軟骨下骨硬化、囊腫,邊緣骨贅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
2.組織學:早期軟骨表面碎裂、軟骨細胞增生、軟骨面縱向裂開、結晶沉積,同時存在著軟骨修復、骨贅增生;晚期出現軟骨的徹底破壞,表現為軟骨硬化、軟骨消失及軟骨下局灶性骨壞死。
3.生物力學:關節軟骨的可伸張性、抗壓力、抗剪切力及軟骨通透性降低。軟骨水分增加,過度腫脹,軟骨下骨硬化。
4.生化改變:蛋白聚糖的含量(濃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變,膠原纖維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質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現異常改變。
5.營養學:骨質增生的根本原因是缺鈣。是應力反應的結果。
骨質增生的預防
1. 避免長期劇烈運動。長期過度的運動是誘發骨質增生的原因之一。長期劇烈的運動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受力不均、負荷過重,從而導致骨質增生。
2.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避免長期劇烈的運動,并不是不需要運動,恰恰相反,適當的體育鍛煉是預防骨質增生的上佳方法。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關節液,而關節液只有靠“擠壓”才能夠進入軟骨,促使骨骼的新陳代謝。適當的運動,特別是關節的必要運動,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于關節液間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骨質增生,尤其是關節軟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變。
因此骨質增生康復的方法在于運動,意義在于消除或減輕增生部位的疼痛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功能障礙,最大限度地恢復其生活和勞動能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如果您還有關于骨質增生的其他相關疑問,可撥打我們的免費藥師服務熱線400-101-6868,我們有專業的藥師為你提供免費服務及用藥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