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許多人在感到腳踝關節、腳趾、手指會有莫名的劇烈疼痛時,常常不加以重視,只認為是身體得不到適當的休息所致的,這些都是痛風病的癥狀。一些患者直到病情逐漸嚴重才去醫院檢查,其實這時已早過了治療痛風的最好時間。下面百濟藥師為您介紹一下痛風病的癥狀,建議有相關癥狀的患者盡快到醫院檢查。
第一期無癥狀的高尿酸血癥
在此時期的病人血清中的尿酸濃度會增高,但并未出現臨床上痛風病的癥狀,痛風石,或尿酸結石等臨床癥狀有些男性病人會在青春期即發生此種情形,且可能與家族史,女性病人則較常在停經期才出現。無癥狀的高尿酸血癥情形可能終其一生都會存在,但也可能會轉變成急性痛風關節炎或腎結石,臨床大多數無癥狀的高尿酸血癥病人會先發生痛風病的癥狀,才轉變其它情形,但注意約有10%至40%病人則會先發生腎結石癥狀。
第二期急性痛風關節炎
此時期的病人會在受累關節部位出現劇痛癥狀,在病發的早期較常侵犯單一關節(占90%),其中約有半數發生于一腳掌骨關節,因此病人疼痛難當,無法穿上鞋子,常會穿著拖鞋前來診,但發展到后來,也很可能會侵犯多處關節,有時也可能只侵犯其它部位,痛風常犯部位包括大腳趾、腳背、腳踝、腳跟、膝、腕、手指和肘等部位,但其它部位也會發作。應注意提高診斷的重點為保持高度的警覺性,切勿以為其它部位的疼痛一定不是由痛風所引起。
第三期發作間期
痛風的發作間期乃是指痛風病的癥狀消失的期間,即臨床上病人未出現任何癥狀;發作間期長短不等,可能會持續一、二天至幾周,約7%的病人很幸運,他們的痛風會自然消退,不再發作癥狀,但是大多數病人會在一年內復發。反復發作后傾向于多關節性,發作較嚴重,發作期較長,且伴隨著發燒。但有些人也會不再發作。
第四期痛風石與慢性痛風關節炎
罹患痛風石與慢性痛風關節炎的病人較為慢性,在體內會有尿酸結晶沉積在軟骨、滑液膜、及軟組織中,形成痛風石,而且血中的尿酸濃度越高,患病的期間越久,則可能會沉積越多的痛風石,有時會影響血管與腎,造成嚴重腎功能衰竭,使腎病越嚴重,并造成不易排泄尿酸的惡性循環,令痛風石的沉積也就越多。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以上內容是對痛風病的癥狀介紹。此外,痛風常見于肥胖、高三酸甘油脂血癥及高血壓病人。肥胖者尿酸產量會增多且排泄會減少,引起高尿酸血與痛風。若臨床上同時出現這些疾病,也可能造成不易控制的情形,因此在檢查時應同時注意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