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治療痛風,選擇藥物治療是主要的手段,患者若合理地使用抗痛風藥物,可以迅速終止痛風的急性發作、預防痛風性關節炎的復發。那么,治療痛風,應該如何用藥呢?百濟藥師為你介紹
非甾體類抗炎藥:非甾體類抗炎藥在治療痛風性關節炎中的作用與秋水仙堿相同。但由于秋水仙堿的毒副作用較大,因此很多痛風患者更愿意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進行治療。非甾體類抗炎藥能緩解關節的紅、腫、熱、痛等炎性癥狀,改善某些肌肉、骨骼和關節的功能,并可有效地防止水腫。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非甾體類抗炎藥主要有吲哚美辛、雙氯芬酸、布洛芬和羅非昔布等。
秋水仙堿:秋水仙堿是從秋水仙的球莖和種子中提取出的一種生物堿。它可以抑制尿酸鹽結晶引起的白細胞增加,干擾白細胞的趨化性,故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排尿酸藥:排尿酸藥主要包括水楊酸類藥物、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馬隆等。該類藥物可以阻止腎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酸的排出,從而起到降低人體內血尿酸水平的作用。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能抑制非感染性炎癥,減輕關節的充血水腫,具有起效迅速等特點。但由于痛風患者停止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后癥狀極易復發,故該類藥物僅適合個別癥狀非常嚴重且反復發作或經上述藥物治療無效的痛風患者使用。目前臨床上常用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主要有潑尼松、氫化可的松和潑尼松龍等。
堿性藥物:碳酸氫鈉等堿性藥物可堿化尿液,使尿酸不易在尿中積聚而形成結晶。但不可長期大量地服用堿性藥物,否則易發生代謝性堿中毒。
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是別嘌呤醇。該藥是一種強力的嘌呤氧化酶抑制劑,它也是迄今為止惟一能有效減少尿酸生成、降低人體內尿酸水平的藥物。雖然別嘌呤醇的不良反應較少,但肝腎功能不全者也應慎用。另外,別嘌呤醇具有增強丙磺舒排泄尿酸的作用,故將該藥與丙磺舒合用具有促進痛風患者關節腫塊縮小或消失的作用。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以上內容是對治療痛風的藥物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需要注意的是,治療痛風要根據具體的原因,選對藥物,才能取得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