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如今,強直性脊柱炎發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勢,強直性脊柱炎不僅會給人們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還會給患著的心理帶來負擔。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確定后,一定要及早治療,以防病情加重。那么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用什么方法呢?下面百濟藥師為您介紹一下。
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標準現仍沿用1966年紐約標準,或1984年修訂的紐約標準。強直性脊柱炎診斷標準由中華內科雜志主辦、汕頭大學醫學院風濕病研究室承辦的“全國強直性脊柱炎研討會”于2001 年9 月21~22 日在汕頭召開。會上制定了AS診斷標準。符合臨床標準第1 項及其他各項中之3 項,以及影像學、病理學標準之任何一項者,可診斷AS。
強直性脊柱炎臨床表現有:腰和(或)脊柱、腹股溝、臀部或下肢酸痛不適;或不對稱性外周寡關節炎、尤其是下肢寡關節炎,癥狀持續≥6周;夜間痛或晨僵≥015 h;活動后緩解;足跟痛或其他肌腱附著點病;虹膜睫狀體炎現在癥或既往史;強直性脊柱炎家族史或HLA2B27陽性;非甾體抗炎藥(NSAIDs)能迅速緩解癥狀。
影像學或病理學:雙側X 線SIJ 炎≥Ⅲ級;雙側CT SIJ ≥Ⅱ級;CT SIJ 炎不足Ⅱ級者,可行MRI 檢查。如表現軟骨破壞、關節旁水腫和(或) 廣泛脂肪沉積,尤其動態增強檢查關節或關節旁增強強度> 20 % ,且增強斜率>10 %/ min 者;骶髂關節病理學檢查顯示炎癥者。
與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相關檢查有以下幾類:
化驗檢查:血小板升高、貧血、血沉增快和C反應蛋白升高都可能是AS病情活動導致,不過尚有一部分AS患者臨床上腰背痛等癥狀較明顯但上述指標正常。AS類風濕因子一般為陰性,免疫球蛋白可輕度升高。HLA-B27基因對于診斷AS起一定輔助作用,我國AS患者的HLA-B27的陽性率為90%左右,而我國正常人群的HLA-B27陽性率為6%~8%,大約80%的HLA-B27陽性者并不發生AS,大約10%的AS患者為HLA-B27陰性。
X線:骶髂關節軟骨下骨緣模糊,骨質糜爛,關節間隙模糊,骨密度增高及關節融合。通常按X線片骶髂關節炎的病變程度分為5級:0級為正常;Ⅰ級可疑;Ⅱ級有輕度骶髂關節炎;Ⅲ級有中度骶髂關節炎;Ⅳ級為關節融合強直。脊柱的X線表現有椎體骨質疏松和方形變,椎小關節模糊,椎旁韌帶鈣化以及骨橋形成。晚期廣泛而嚴重的骨化性骨橋表現稱為“竹節樣脊柱”。恥骨聯合、坐骨結節和肌腱附著點(如跟骨)的骨質糜爛,伴鄰近骨質的反應性硬化及絨毛狀改變,可出現新骨形成。
此外,還有骶髂關節CT、骶髂關節MRI和超聲影像學等。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以上介紹了關于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相關檢查,相信你已經有所了解。健康的生活習慣對控制強直性脊柱炎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但可以控制好病情,也很大程度上的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所以,無論是患者還是健康的人們,我們都應該為自己計劃一個健康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