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頸椎病是現代人常見的骨科疾病,與年齡、生活習慣的聯系密切。一旦患上頸椎病,就要時不時忍受錐心的疼痛,苦不堪言。藏藥沉香十七味丸純藏藥制劑,對于頸椎病有獨特的療效。藏藥與中藥是不同的體系,在治療頸椎病的方面,藏藥沉香十七味丸療效較佳。
藏藥與中藥是有不同體系的。藏醫的理論主要講究藥物的生長、性、味、效與五源(水、土、火、風、空),另外,講性、味、效是臨床用藥的理論基礎。藏藥的藥味有六種:甘、酸、咸、苦、辛、澀等,其中以苦味為藥物效果最佳。由于藏藥一般生長在海拔3800多米的雪峰上,所以藥物沒有被污染,藥物的有效成份沒有受到其它物質的干擾和破壞,所以它的藥效比中藥還要見效快。另外,藏藥治病的最大特點是直入病灶,直接抑制病毒,從機體根本上去治療。中醫是二元論,藥理是四元五味藏藥的采集與中藥也不同。中藥是跟著季節去采集,而藏藥是在藥材有效成份含量最高時采集。
藏藥的使用和藏醫的理論體系是緊密結合的。藏醫將“龍”、“赤巴”、“培根”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都歸結為“寒癥”、 “熱癥”兩大類型,藏藥方劑亦按其性質將藥區分為“熱性”、 “寒性”兩大性能。藏醫在治療“寒癥”時用“熱性”藥,治療“熱癥”時用“寒性”藥。 在臨床上藏藥治病多采用數藥合成,很少使有單方。許多藥方配藥都在25種以上,有的甚至高達七八十種、一百多種。 藏醫用藥講究調伏增效、適當配制,即各類藥物適配對治。根對治骨骼病,枝對治脈絡病,莖對治肌肉病,葉對治六腑病,葉液對治骨髓病,芽對治骨血精液病,花對治眼病,果實對治內臟病,尖對治頭部病,外皮即樹干下部之皮對治皮膚病,韌皮治筋病,樹脂對治四肢病。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藥物的性、味、效,才能更好地治療疾病。
藏藥沉香十七味丸根據藏藥理論體系,舒經活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頸椎病的癥狀。除此之外,藏藥沉香十七味丸還能夠用于骨質增生、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面癱等引起的疼痛、瘀腫、功能障礙等癥狀。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口服沉香十七味丸,一次14-24粒(1.25克/10粒),一日1-2次,或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