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號稱我們國家的國病,發病人數一億二千萬人左右,發病率10%。許多患者正在飽受乙肝病毒的煎熬。他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早上起來怎么這么累?難道一個晚上白睡了?眼皮怎么這么沉?真不想睜開雅靜!上樓像登山,沒走幾步就累了……可以說乙肝嚴重地影響人們的健康與正常生活。但是由于目前治肝病產品市場混亂,用戶往往容易走彎路,為了解決這一嚴重的問題,免去患者的后顧之憂,百濟藥師為您介紹蘭信——乙肝的克星。
蘭信(苦參素片)是從沙漠植物苦豆子中找到攻克乙肝的關鍵物質,蘭信直接對抗清除乙肝病毒,阻斷病毒DNA的復制和變異,進入人體內可誘生內源性干擾素,對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改善作用與a-干擾素相當,升高白細胞、提高免疫力,是治療乙肝有效的藥物。攻克了我國幾代肝病專家想解決卻未解決的醫學難題,讓廣大的乙肝患者夢想實現。“蘭信”對乙肝大小三陽、病毒攜帶、丙肝、肝硬化、肝腹水等各種肝病有獨特療效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什么事苦參素。苦參素(Matrine,Sophocarpidine)是氧化苦參素堿(Oxymatrine)和極少量氧化槐果堿的混合物。
苦參堿 Matrine(Sophocarpidine):本品系從豆科屬植物苦參(Sophora flavescens Ait .)或平科植物廣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中分離出來的生物堿。
性狀:甘參堿是白金雀兒堿(lupanine)的異構體,有四種形態: a-苦參堿為針狀或柱狀結晶,熔點為76度; B-甘參堿為斜方晶狀Prismatic crystal ,熔點為87度; r-苦參堿為液體,沸點為223度; &-苦參堿是柱狀結晶,熔點為84度。
常見的是a-苦參堿,苦參堿能溶于水、笨、氯仿、甲醇、乙醇,微溶于石油醚。 氧化苦參堿分子式為C15H24N2O2.H2O,分子量為282 化苦參堿(Oxymatrine):本品系從豆根槐屬植物苦參(Sophra flavescens Ait.)或豆科植物廣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chrn et T.Chen)中分離出來的生物堿。性狀:熔點207度,水合物熔點162-163度。溶于水、甲醇、乙醇、氯仿、笨,難溶于乙醚。
苦參的西方用途:苦豆子sophora植物的原植物和熱水粗提物在西方應用歷史已經有25年了。最初含有20%氧化苦參堿和苦參堿的苦豆子生物堿提取物由窗同藥物研究所引進西方市場,形式為氧化苦參堿片in tablet form under the name Oxymatrine,1998年上市。其使用并無任何副作用。在中國,苦參生物堿通常采用注射形式,但在西方不接受該方法,而是采用口服形式。口服后,大部分的氧化苦參堿被轉化成了苦參堿;而如果需要氧化苦參堿的高血液濃度,則必須依靠注射。但是臨床試驗中氧化苦參堿的療效是否好于苦參堿不得而知。中國的研究者們也使用片劑的苦參生物堿,效果似乎和注射差不多。苦參也可以作為中藥煎服。
苦參中含有大量的生物堿,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苦參堿和氧化苦參堿,加總占苦參藥材根干總重的2%(其中大部分以氧化苦參堿的形式存在),同時還有其他的相近的生物堿:其中主要是槐果堿(Sophocarpine,C15H22N2O),還含有少量的槐醇sophoranol,槐胺sophoramine,槐啶堿 (Sophoridine)allomatrine, 異苦參堿(Iosmatrine)等其他生物堿成分。(see Figure 2).這些成分最初在1958~1978年間從苦參中發現。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苦參素具有:
1、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實驗證明,苦參素具有較明顯的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具有一定的HBeAg陰轉率。
2、降酶保肝作用。苦參素可促進肝細胞損傷的修復,促進肝細胞再生,減輕肝細胞炎癥,從而降低AST、ALT。苦參素可改善肝臟微循環,從而有利于膽紅素代謝,消除黃疸和腹水。最終使患者體征改善,肝臟病變減輕。
3、抗肝硬化作用。苦參素主要通過保護肝細胞膜、抑制纖維化因子的釋放及調控貯脂細胞的功能等多個環節發揮抗纖維化及抗肝硬化的作用。
4、免疫調節作用。苦參素對機體免疫力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從而有利于肝炎患者的恢復。
苦參素被稱為中藥干擾素,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療,可以與其他抗病毒藥和/或免疫調節藥物等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