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肝區(qū)疼痛的心理測量與組織學變化的研究
王全楚 朱廣義 申德林 張燕
【關鍵詞】 肝炎病毒,乙型; 肝; 疼痛; 抑制(心理學)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s and liver biopsy findings of HBV carriers with hepatalgia symptom WANG Quan-chu, ZHU Guang-yi, SHEN De-lin, ZHANG Yan.
【Key words】 Hepatitis B virus; Liver; Pain; Inhibition (psychology)
【First author抯 address】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PLA 153 Hospital, Zhengzhou 450042, China
Email: quanchuwang998@hotmail.com
我們對49例肝功能正常但伴有明顯肝區(qū)疼痛不適的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攜帶者,分別進行心理測量與肝穿刺做病理組織學檢查。
一、資料與方法
1.病例資料:從2001年12月-2004年12月的肝炎門診患者中挑選出多次檢查肝功能正常但反復主訴肝區(qū)疼痛不適的慢性HBV攜帶者49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7例,女12例,年齡13~48歲,平均29歲。病毒標志物表現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抗-HBc陽性者29例,HBsAg、抗-HBe、抗-HBc陽性者20例。
2.心理測量:應用Zung’s
抑郁癥自測量表(SDS)進行心理測量,按照抑郁評分指數(總分/80)判定是否有抑郁癥及其嚴重程度:0.50以下為無抑郁;0.50~0.59為輕度抑郁;0.60~0.69為中度抑郁;>0.70為重度抑郁。
3.肝組織學檢查:所有病例均接受肝穿刺做病理組織學檢查。采用Menghini 1s穿刺法進行肝穿刺活組織檢查。術前檢測凝血酶原時間、凝血時間、血小板,B超檢查定位后,穿刺取1cm以上肝組織,1%甲醛固定,送病理科行常規(guī)病理切片和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4.統計學分析:用χ2檢驗。
二、結果
1.抑郁癥SDS評分:49例中無抑郁41例,輕度抑郁5例,中度抑郁2例,重度抑郁1例。
2.肝組織學變化:HBsAg陽性43例,HBcAg陽性39例。49例中肝組織學基本正常者10例(20.4%)。肝組織學異常的39例中,炎癥分級G1~G2、G3~G4分別為20、19例,纖維化分期S1~S2、S3~S4分別為30、9例。其中18例輕度間斷性肝區(qū)疼痛,其肝活組織檢查炎癥分級G1~G2和G3~G4分別為16例和2例,纖維化分期為S1~S2;21例持續(xù)性肝區(qū)疼痛患者炎癥分級為G2~G3,纖維化分期為S3~S4,肝區(qū)疼痛持續(xù)時間和程度與肝組織學炎癥活動程度呈正相關關系(表1)。肝區(qū)疼痛程度與纖維化程度無關。
3.肝區(qū)疼痛的病因分析:8例抑郁癥患者中7例肝組織基本正常,肝區(qū)疼痛為抑郁癥所致。肝組織異常的39例患者僅1例合并抑郁癥,肝區(qū)疼痛主要為肝組織炎癥所致。其余3例肝組織基本正常者的肝區(qū)疼痛可能為心理暗示所致,但并未構成抑郁癥。
三、討論
據統計,HBV攜帶者中抑郁癥的發(fā)生率遠遠高于非攜帶者。其原因:(1)疾病的壓力。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肝病遷延不愈,長期打針吃藥,自然會陷入抑郁狀態(tài)。(2)對疾病的恐懼。得知自己是攜帶者后,擔心發(fā)生
肝硬化、癌變。驚恐擔憂,久則成抑郁癥。(3)乙型肝炎歧視引起的壓力。(4)藥物不良反應(如干擾素)。抑郁癥常常表現為:情緒低落、無緣無故的疲乏、
睡眠障礙、壓抑、焦慮、精神不集中、悲觀失望、全身某一部位或多處不定位不定時的疼痛(肝區(qū)痛最為常見)、食欲下降伴有腹疼、便秘、腹瀉等。本組資料證實有近20%肝區(qū)疼痛不適的患者肝組織基本正常,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癥,后者是引起肝區(qū)疼痛不適的主要原因。軀體疾病嚴重程度極大地影響著心理衛(wèi)生狀況,病情的惡化趨勢阻滯情緒障礙的改善。臨床上大部分HBV攜帶者的肝區(qū)疼痛不適是由于肝臟組織病理變化引起,并非心理負擔過重所致。本組資料證實有近80%患者的肝組織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癥和纖維化,且肝損害的程度愈重,疼痛愈明顯,甚至部分患者因肝區(qū)疼痛而影響正常工作及睡眠。目前已有眾多學者將無癥狀攜帶者列為不適合抗病毒治療的對象,如果臨床上長期忽視該癥狀,勢必會導致病情逐漸進展至肝硬化,延誤治療時機。所以,應該以肝穿刺組織學作為判斷治療時機的“金標準”,對有條件接受治療的HBV攜帶者,及早采取預防性治療可以大大降低肝硬化、
肝癌的發(fā)生率。
《中華肝臟病雜志》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