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大三陽是怎么回事?相信大家對于大三陽這種疾病并不會覺得陌生了吧,但是很多人卻是弄不明白,大三陽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很多患者都很關心這種疾病的基本情況,下面就由
康德樂大藥房藥師為你介紹。
大三陽是怎么回事?
所謂“大三陽”,是指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者
乙肝病毒攜帶者體內乙肝病毒的免疫指標,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體(抗HBC)三項陽性,這三項指標陽性往往提示體內病毒復制比較活躍,但是否引起了嚴重的肝細胞損害,還要看肝功能檢測情況和患者的自覺癥狀,也就是說,并非“大三陽”就表示疾病很嚴重,只是以上三項指標陽性體現病毒在機體內存在時的免疫狀態。
在新版的《中國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大三陽”的規范醫學名稱應該有兩個,分別是慢性HBV攜帶者和e抗原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HBV攜帶者:多為處于免疫耐受期的HBsAg、HBeAg和HBV DNA陽性者,1年內連續隨訪3次以上均顯示血清ALT和AST在正常范圍,肝組織學檢查無明顯異常。
e抗原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HBeAg陽性,抗-HBe陰性,HBV DNA陽性,ALT持續或反復升高,或肝組織學檢查有肝炎病變。
要徹底明白什么是e抗原陽性的乙型肝炎及e抗原陰性的乙型肝炎,就要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的結構、復制、變異及其在體內生存的自然史,以下從各方面加以說明。
1、HBV DNA是一個小環形雙鏈DNA,雙鏈的長度不同,長的為負鏈,短的為正鏈。病毒復制時,先以負鏈為模板,正鏈延長與負鏈匹配等長后形成閉合環狀DNA(CCC DNA),再以CCC DNA為模板轉錄前基因組RNA,轉錄成的mRNA長度不同分別作為前基因組RNA和編碼HBV的各種抗原。CCC DNA半衰期較長,很難從體內徹底清除。HBV基因組包含C、P、S、X4個開放讀碼框,分別編碼HBcAg、DNA聚合酶、HBsAg和X蛋白。HBV DNA C基因區分前C(Pre-C)區和C區。前C區位于1814~1901核苷酸,由87個核苷酸組成,編碼一段29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叫前C蛋白;C區位于1901~2450核苷酸,由549個核苷酸組成,編碼183個氨基酸組成的C蛋白,又稱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而由前-C和C蛋白基因共同編碼的212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稱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
2、HBeAg的表達和臨床意義
由以上描述中已知表達HBeAg的HBV DNA區域位于前C區,當前C區發生變異時則可影響HBeAg的表達,目前發現的主要影響HBeAg表達的變異主要有兩類:
(1)HBeAg不表達:經典的1896位核苷酸由G→A的變異導致了在前-C區出現終止子ATG,使HBeAg在翻譯水平合成的提前終止。
(2)HBeAg表達量下降:突變發生在基礎核心啟動子區(basal core promoter,BCP),最常見的是T1762A和G1764A的雙突變,結果導致HBeAg表達量下降了70%,但病毒的復制能力卻有所加強。HBeAg表達量下降的調控發生在前-C區RNA轉錄水平,而復制的增強則是由于轉錄因子發生的變化。
HBeAg并非病毒的結構蛋白,也不參與病毒復制,但在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應中可起到重要作用,人們曾將HBeAg作為病毒復制、傳染性、疾病嚴重程度和對治療反應的一個指標,但宿主免疫壓力及抗病毒治療會引起前-C區和核心啟動子區變異,使HBeAg表達水平發生變化,HBeAg陰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不斷增多,目前HBeAg這方面的臨床意義已逐漸被HBV DNA取代。
乙肝大三陽患者平時也要輔以藥物進行治療,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臨床常見的抗乙肝病毒藥物有和恩、
博路定、
潤眾、
維力青、替諾福韋、
替比夫定片、
阿德福韋酯膠囊等等,患者朋友們應根據自身癥狀選擇適合的藥物,并遵循醫囑服藥。如需購買可以到康德樂大藥房門店。
韋瑞德(替諾福韋、
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鉅惠來襲,不容錯過!3盒優惠價1420元/盒,6盒優惠價1400元/盒。有需要的朋友們,歡迎到康德樂大藥房實體門店購買。如有疑問,歡迎致電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101-6868。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充分幫助到大家來進行治療大三陽,在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的時候,患者應該時刻保持著良好的積極的心態來進行治療,很多時候不僅僅只是需要服藥就能治愈還要個人的生活方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