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乙肝的早期癥狀有哪些?專家指出,一般情況下,感染乙肝的早期是沒有癥狀的,或者癥狀不明顯,因此乙
肝病毒的存在導致肝臟反復受損,病情逐漸惡化,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乙肝會發展到
肝硬化、
肝癌。所以了解乙肝的早期癥狀對預防乙肝癌變有重要意義,那么乙肝早期癥狀是什么?
1.急性乙型肝炎:
A 急性黃疸型肝炎:血清膽紅素在17.1μmol/L以上者,可診斷為黃疸型。起病較緩,主要為厭食、惡心等胃腸道癥狀及乏力。少數有呼吸道癥狀,偶可高熱、劇烈腹痛,少數有血清病樣表現。
B 急性無黃疸型肝炎:起病徐緩,癥狀類似上述黃疸前期表現,不少病人癥狀不明顯,在普查或查血時,偶爾發現血清ALT升高,病人多于3個月內逐漸恢復,約有5%~10%轉為慢性肝炎。
2.
慢性乙型肝炎:
臨床癥狀包括:消化功能紊亂,表現為食欲缺乏、厭油、惡心、腹脹、便溏等。還有乏力、肝區不適。或見低熱及神經功能紊亂表現,如頭昏、
失眠、多夢或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急躁易怒、周身不適、腰腿酸軟等。部分病人可有出血傾向,發生內分泌紊亂,出現多毛、
痤瘡、睪丸萎縮、男性乳房發育、乳頭色素沉著,乳房可觸及界限清楚的硬塊。少數病人無任何自覺癥狀。健康狀況下降,可呈肝性病容,表現為面色晦暗,青灰無華。可見肝掌、蜘蛛痣,肝脾腫大,質地中等或較硬,有觸、叩痛,脾臟可進行性腫大。
3. 重型乙型肝炎
A 急性重型肝炎:又稱暴發型肝炎。癥見:起病10天內出現精神癥狀,如興奮、性格行為反常、答非所問、日夜倒錯、步履不穩、視物不清、昏迷等癥狀。黃疸迅速加深,肝濁音界迅速縮小,有撲擊樣震顫及病理反射。初起類似急性黃疸型肝炎,但病情發展迅猛。病程中出現明顯出血傾向、低血糖、高熱、腹水。發生腦水腫概率高,部分病人發生腦病
B 亞急性重型肝炎:又稱亞急性重型肝炎。癥見:病人極度乏力,明顯食欲缺乏,頻繁惡心嘔吐,腹脹難忍,出現腹水。肝界進行性縮小,發病時常類似急性黃疸型肝炎來勢洶涌。
C 慢性重型肝炎:嚴重肝功能損害。主要表現為黃疸進行性加深,凝血酶原活動度進行性下降,出現難以消退的大量腹水、反復嚴重感染,難以糾正的電解質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