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纖維化是指肝臟內彌漫性細胞外基質(特別是膠原)過度沉積。輕度肝纖維化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許多慢性肝臟疾病均可引起肝纖維化。專家稱抗纖維化的治療旨在減輕纖維化的程度、延緩其發展,乃至逆轉其病理進程。
肝纖維化是由慢性
肝病發展為肝硬變的必經階段。現在認為,肝纖維化階段是可以逆轉的 ,基于這樣一種認識,人們已把抗肝纖維化治療作為治療慢性肝病的一個重要環節。輕度肝纖維化由于膠原蛋白是纖維化時ECM的主要組成成分,所以目前抗肝纖維化治療仍主要著眼于抑制膠原的合成與加速其分解。輕度肝纖維化對于膠原合成的各個環節,現大多有一種或數種藥物進行干擾。根據現有資料,較有應用前途的藥物有秋水仙堿、γ-干擾素、二甲基前列腺素E2、
維甲酸、馬洛潛酯、多聚不飽和卵磷酯,以及脯氨酰-4-羥化酶抑制劑吡啶2,4-二羥基二胺。輕度肝纖維化在體內外實驗中均有明顯抑制ECM產生與/或促進ECM分解之作用。其中γ- 干擾素與秋水仙堿已用于臨床并證實有肯定的抗肝纖維化療效,但需進一步擴大驗證。
近年來我們在肝纖維化系列研究中發現輕度肝纖維化,
漢防己甲素具有確實可靠的抗肝纖維化作用,在某些方面優于秋水仙堿。輕度肝纖維化初步研究表明它主要通過抗炎、鈣通道阻滯、消除自由基及抑制FSC增殖與轉化而達到抑制纖維沉積的作用。
今后幾年抗肝纖維化的重點可能仍然是抑制膠原合成與促進其分解,但針對性將會更強。已有“肝纖維化膠原”一說,抗“肝纖維化膠原”及其mRNA的藥物可能會很快問世。促進纖維降解可能是肝纖維化已經形成之后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這也是現今抗肝纖維化的研究方向。中醫中藥通過其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理論在這方面初步顯示了其廣闊的前景,許多人對此寄予厚望。
通過抑制某些促肝纖維化細胞因子(尤其是TGF-β)及其受體而阻斷肝纖維化已出現了令人鼓舞的苗頭。TGF-β誘生的某些產物能夠抑制TGF-β本身的活性。decorin是TGF-β誘生的一種多糖蛋白 ,能與TGF-β結合而使其作用受抑,注射外源性decorin可使體內TGF-β的促纖維生成作用大大減弱。應用可溶性TGF-β受體可阻斷TGF-β與體內受體結合。抗TGF-β、PDGF及IL-1的抗體在體內外實驗中均有明顯抑制膠原、非膠原糖蛋白等ECM成分合成與沉積的作用。
隨著基因工程在肝病領域中的應用,基因治療肝纖維化正在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可通過基因轉換提高正常肝細胞的增生、表達能夠降解纖維組織的蛋白酶或防止肝內炎癥的細胞因子而使肝硬變減輕,即便是酒精性肝損傷也可通過表達能夠改變酒精的代謝或使肝臟免受毒性代謝物損傷的因子而加以預防。現在已能把一段特定核苷酸序列插入到某些細胞的DNA分子TGF-β轉錄區,從而使TGF-β- mRNA轉錄減少,進而促進肝纖維化逆轉。基因治療有可能成為治愈肝纖維化乃至肝硬變的一種重要手段。 總之,對于肝纖維化的研究近年來有了許多令人觸目的成就。但由于其發病機制復雜,輕度肝纖維化很多難題現在還無法解決,診斷與治療尚無理想方法,研究的前途仍然是艱難的。但解決肝纖維化的診斷與治療問題不會太久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