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蟲肝纖維化是一種慢性、進行性、彌漫性的肝臟病變,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都可使其發展為血吸蟲
肝硬化。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患了血吸蟲肝纖維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患了血吸蟲肝纖維化。血吸蟲肝纖維化早期干預是非常關鍵的,這點必須引起患者的高度注意。下面由百濟藥師給大家一一講解血吸蟲肝纖維化的相關知識及治療方法。
什么是血吸蟲肝纖維化?
絕大部分血吸蟲性
肝病由曼氏
和日本血吸蟲引起。本病系經皮膚、粘膜接觸有血吸蟲尾蚴的疫水而感染。成蟲寄生于門靜脈系統,病變由蟲卵引起,主要累及結腸和肝臟。臨床表現因感染程度和病期而回異,急性期表現為發熱、痢疾樣大便、肝脾腫大和嗜酸粒細胞增加,晚期有肝硬化癥。
血吸蟲肝纖維化的病理有哪些?
血吸蟲病的主要病理損害系由成蟲產卵后所致的遲發型細胞免疫反應所致。沉積在組織間的成熟卵中的毛蚴分泌可溶性蟲卵抗原,致敏t淋巴細胞。當再接觸抗原時,t細胞便釋放大量淋巴因子,招致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形成蟲卵肉芽腫。肉芽腫中央部壞死,形成嗜酸性膿腫。隨著蟲卵內毛蚴死亡,免疫反應減弱,蟲卵肉芽腫逐漸被吸收,最后轉化為纖維性
疤痕組織。上述病變主要發生于結腸和肝臟。
血吸蟲病的主要病理變化發生于潛伏期后,即幼蟲發育成長、產卵后開始,由于機械性及蟲卵毒素的刺激,引起靜脈炎,尤其是結腸、腸系膜和肝臟,蟲卵所產生的病變要比成蟲所引起的更廣泛、更嚴重,因此可以認為“血吸蟲病病理變化是蟲卵引起的病變”,由于成蟲、蟲卵及機體的免疫反應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形成了一個復雜的病理狀態。日本血吸蟲棲息在門靜脈和腸系膜靜脈,產卵數亦多,因此腸道與肝臟損害較之曼氏與埃及血吸蟲則更為嚴重。
血吸蟲肝纖維化臨床表現有哪些?
血吸蟲性肝纖維化可有輕度肝大,肝內有無數散在分布的綠豆、米粒大圓形或橢圓形液化性壞死灶,即急性蟲卵結節。超聲學上呈微小膿腫型回聲,或無明顯聲像圖的特征,一般結合病史及臨床表現而確診。血吸蟲性肝纖維化可分為:
(1)輕度肝纖維化:肝臟外形輕度改變,肝實質較正常肝臟回聲增高,肝 內粗大的光點,分布不均,隱約可見肝內高回聲的門靜脈。
(2)中度肝纖維化:肝臟外形明顯改變,表面不平,肝包膜輕度增厚,肝內粗大而密集的光點,分布不均,門靜脈呈短條狀或棒狀的高回聲,將肝臟分成多個斑塊狀。
(3)重度肝纖維化:肝臟形態失常,肝表面高低不平,呈凹凸狀或鋸齒狀,肝包膜增厚,肝內粗大光點,分布不均。肝臟以高回聲為主的強弱不等區,大部分有結節,結節直徑多在3~5cm左右。門靜脈管壁增厚、回聲增強呈網格狀或地圖狀高回聲是血吸蟲性肝硬化特有的改變,此時肝臟各徑線測值均縮小。
血吸蟲肝纖維化關鍵在于早期干預
肝纖維化被稱作肝硬化、
肝癌的必經之路。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得了肝纖維化,似乎離肝硬化、肝癌就已經不遠了,其實不然,肝纖維化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如果肝纖維化發現及時、治療方法得當,不僅可以阻斷病情惡化,甚至還能夠實現逆轉,從而給患者帶來康復希望。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患者如有疲乏無力、食欲減退、腹脹、肝區隱痛等癥狀應引起注意,及時檢查,及早治療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