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鶴蟾片含藥血清處理后,LAC細胞呈現一系列凋亡特征改變。揭示鶴蟾片可抑制LAC腫瘤細胞增殖,對細胞凋亡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其分化,最終使其發生凋亡,是鶴蟾片抗腫瘤作用的主要機制。
研究中經鶴蟾片含藥血清作用后的LAC細胞,倒置相差顯微鏡下見細胞體積縮小,核裂解,細胞貼壁能力下降;經AO染色,熒光顯微鏡下細胞核呈致密濃染的塊狀或顆粒狀橘黃色熒光,較之對照組有明顯的差異。流式細胞儀可定量分析細胞的凋亡情況,研究表明細胞DNA斷裂是漸進的過程,首先斷裂成大片段,然后逐漸生成小片段,初期形成的大片段不易從細胞內溢出。
細胞周期分析只顯示AP峰處于G0-G1期發生凋亡的細胞,TUNEL法更全面地反映了整個細胞群的凋亡發生情況,鶴蟾片檢測陽性標記率顯著高于細胞周期分析AP峰,這是由于處于S期、G2-M期的細胞,其DNA含量高于G0-G1期細胞,即使DNA溢出,也不一定進入亞G2期,再則早期凋亡細胞盡管DNA斷裂點增加,TUNEL分析陽性,但其DNA含量并未顯著低于正常兩倍體細胞。
細胞凋亡中,染色體DNA雙鏈斷裂或單鏈斷裂而產生大量的粘性3’-OH末端,可在脫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轉移酶(TdT)的作用下,將脫氧核糖核苷酸和熒光素、過氧化物酶、堿性磷酸酶或生物素形成的衍生物標記到DNA的3’一末端,從而可進行凋亡細胞的TUNEL法檢測。經鶴蟾片含藥血清處理的LAC腫瘤細胞,細胞周期分析凋亡(AP)比例為5.6%,TUNEL法檢測凋亡陽性率為12.3%,TUNEL分析結果明顯高于DNA細胞周期分析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