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且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是糖尿病所致的腎小球微血管病變而引起的蛋白排泄和濾過異常,臨床特征為蛋白尿,漸進性腎功能損害,
高血壓,水腫,晚期出現嚴重的腎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蛋白尿:可為早期的唯一表現。期間蛋白尿呈間歇性,逐漸發展為持續性,尿液鏡檢可發現白細胞和管型。
(2)水腫:
糖尿病性腎病患者早期一般沒有水腫,少數病人在血漿蛋白降低后,可出現輕度水腫。當24小時尿蛋白超過3.5克時,水腫明顯。
(3)高血壓:高血壓見于長期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中,但并不是很嚴重。高血壓可加重腎病。
(4)貧血:有明顯氮質血癥的糖尿病性腎病患者,可有輕度至中度的貧血。貧血為紅細胞生成障礙。
(5)腎功能異常:從蛋白尿的出現到腎功能異常,間隔時間變化很大,若糖尿病得到很好控制,可多年蛋白尿而不出現腎功能異常。若控制不好,腎功能不全就會逐漸加重。
英國研究者發現,糖尿病患者一周吃兩次魚有助于預防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癥--糖尿病腎病。這個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腎病基金會最新一期官方期刊《美國腎病期刊》上。
來自英國劍橋阿登布魯克的阿曼達·阿德勒博士和同事通過對2.2萬名中老年人的飲食習慣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超過8%的糖尿病人有蛋白尿癥狀,而非糖尿病人中有這個癥狀的不到1%。尿中出現蛋白質是腎病的早期表現。阿德勒說,一旦情況惡化,將發展為更嚴重的腎臟疾病,甚至可能增加心臟病發作的幾率。
不過研究進一步發現,在糖尿病人中,吃魚頻率低于每周一次的,18%有蛋白尿,而頻率高于每周一次的,有蛋白尿的比例降到4%。阿德勒說,這個結果表明,多吃魚能預防因為糖尿病而導致的腎臟損害。可能是魚油改善了血脂狀況,從而減少了腎病的發生,也有可能是魚肉中的蛋白質等微量元素對腎臟有保護作用。(來源:醫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