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癥屬于高發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在我國以其高患病率、高危險性、高醫療費用著稱。三高癥已成為危害中老年朋友身心健康的突出問題。很多人深受其害,一旦患病常伴隨終身,藥物治療花樣翻新、藥物用量越來越多,不僅“三高癥”沒能治好,藥物的毒副作用也嚴重損害了肝、腎、眼、心等重要臟器的功能,直接影響生活質量。
為了進一步了解三高癥在我國的最新發展趨勢,39健康網于近期開展了一次針對三高人群的網絡健康調查,截止目前,參加調查的網友人數為3471人。本次的調查結果顯示了我國 “三高癥”的人數呈上升并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我們特地約訪了廣州軍區總醫院內分泌科的鄧愛民主任,請鄧主任從專家的角度來全面剖析本次三高人群調查問卷的調查結果。
專家介紹:
鄧愛民,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副主任醫師。1984年8月畢業于廣州中山醫學院醫學系,從事內分泌專業27年。對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痛風及內分泌系統罕、少見疾病有較高的診治水平。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獲軍隊科技進步及醫療成果獎3項,參編專著2部,擔任全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分會委員、全軍內分泌學會委員、廣東省內分泌學會常委、廣東省骨質疏松學會常委、廣東糖尿病學會委員、廣州市內分泌學會常委、廣州軍區內分泌學會副主任委員。
調查結果一:愈四成網民40歲前發現自己患上三高癥。
關于“什么時候發現自己患上三高癥的”的問題,據調查結果顯示:20歲以下的為0.00%,20-30歲的為8.24%,30-40歲的為33.71%,40-50歲的為37.45%,50歲以上的為16.85%。我們可以發現,40歲前發現自己已經被三高癥纏上的網友已經超過了四成。由于三高癥的早期可以毫無癥狀,通常在體檢時才能被發現,因此人們實際患上三高癥的年齡往往比發現的時間還早,三高的年輕化現象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
專家解讀:
三高癥一度被認為是老年人的專利,但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被三高癥瞄上。從調查結果可以發現,40歲左右的網友三高癥發病率居高不下,這是怎么造成的?40歲左右的人群,往往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應酬多,節奏快,壓力大,作息沒規律,不良的生活方式致使這一年齡層的人群三高癥發病率居高不下。而剛剛走出社會的年輕小白領存在不良生活習慣的不在少數,年輕一族經常會疏忽對自身健康的關注,熬夜、抽煙、喝酒等都是三高癥發作的誘因。有些年輕人明知自己的許多生活習慣不夠健康,卻也懶得去糾正。時間一長,病癥就會悄悄來到你身邊。
調查結果二:存在不良生活習慣的三高人群所占比例高,凸顯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三高癥發生的重要原因。
在參與調查的網友當中,有較多的網友存在以下生活習慣:“飲食口味重,喜歡咸食”、“經常吃高脂肪食物或動物內臟”、“經常抽煙”、“經常喝酒”,可以看出這些人群飲食結構不均衡,抽煙喝酒現象極為突出。超過六成的網友有熬夜習慣,接近八成的網友感受到壓力纏身。
專家解讀:
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是三高癥高發的重要原因。年輕人患上三高癥有3種原因:
1、動或被動加班,因應酬需要出入KTV、酒吧等娛樂場所的次數多。
2、對娛樂過度癡迷。有些年輕人習慣于通宵玩網絡游戲、熬夜煲電視劇。
3、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攝入了過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類食品,如動物肉類、動物內臟等,造成肥胖、
高血脂或
高血壓。
調查結果三:網友的三高癥認知率嚴重偏低,普遍缺乏對三高癥防治知識的了解。
據調查結果顯示,對三高癥“完全不了解”所占比例為7.87%;“有一點點了解”占據了絕大部分,有75.28%;而認為自己對三高癥“非常了解”的,不到15%。三高癥的發病率不斷攀升,而我們對它的認知卻遠遠不夠,這是值得警惕的問題。
專家解讀:
年輕人對自身健康不夠重視,缺乏對三高癥的認知,往往以為疾病離自己很遙遠。狙擊三高癥的前提是了解三高癥,尤其是要注意積累三高癥的防治知識。高血糖癥會出現“三多一少”的現象——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少。高血壓癥的早期不會有明顯的癥狀,最初只有輕微的頭痛。高血脂癥則沒有明顯的臨床反應。要想及時發現三高癥,我的建議是:25歲以上的年輕人,至少3年做一次體檢;40歲以上的人,至少每年做一次體檢;50歲以上的人最好半年做一次體檢。
調查結果四:一半以上的網友體重超標,肥胖與三高癥關系密切。但不意味著體重在正常范圍內或體型偏瘦就完全沒有患上三高癥的風險。
在接受調查的網友中,有一半的網友屬于體型偏重,“體型嚴重超重”的還有8.24%。值得注意的是,“體重偏輕”也有5.62%,這充分說明了“瘦人”不是沒有被三高癥瞄上的風險。
專家解讀:
三高人群中大多數人體重超標,理想體重的計算方法是: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50(kg) ;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48(kg)。一般在標準體重±10%以內的范圍為正常值,超過這一范圍,就可稱之為異常體重。肥胖是當今社會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經常應酬使攝入的營養超過了身體的需要,身體的代謝下降不能將吃進去的營養物質轉化成所需的精力、體力和活力,雖然不缺營養,身體卻很疲勞。控制體重是防治三高癥的有效方法。一般來講,肥胖的人患上三高的幾率比較大,但并不是說瘦人就鐵定與三高癥絕緣,這跟飲食有關系,也與其自身基因代謝異常存在聯系,其基因導致體內血脂分解酶和合成酶有障礙,致使血糖異常高,導致膽固醇分泌過多。酶太低的話,就會導致代謝低下,這也會導致三高。
調查結果五:“合理飲食”成為最受網友青睞的非藥物治療方法,“體育鍛煉”次之。
在調查網友對三高癥治療的方法時,選擇“藥物治療”的有35.96%,選擇“非藥物治療”的有11.24%,“兩者都有”的有19.10%,但對三高癥無動于衷放任不管的也占據了三成之多。而在“選擇哪種非藥物療法”一項里,超過七成的網友選擇了食物療法,食療當之無愧地獲選為最有人氣的非藥物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