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顧性分析80例不孕癥患者的宮腔鏡檢查結果,宮腔形態(tài)正常者25例(31.25%),宮內異常病變者55例(68.75%)。55例宮內異常包括子宮內膜息肉15例(27.27%)、子宮畸形15例(27.27%)、宮腔粘連5例(9.10%)、子宮內膜病變12例(21.82%)、宮內異物1例(1.82%)、黏膜下肌瘤7例(12.73%)。宮腔鏡檢查可準確有效地診斷不孕癥。
【關鍵詞】不孕癥;宮腔鏡;診斷;檢查
不孕癥是婦科的疑難雜癥,我國婦女不孕癥的發(fā)病率在10%左右。不孕癥病因復雜,以往診療技術不夠完善,往往影響治療效果和治療時機。宮腔鏡檢查填補了以往醫(yī)學診斷的不足。現對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宮腔鏡檢查不孕癥患者8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為研究宮腔鏡檢查診斷不孕癥的效果,本文收集了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婦科腔鏡門診就診的患者80例,其中原發(fā)不孕50例,繼發(fā)不孕30例,年齡20~45(平均32.1±1.27)歲。
1.2 方法 采用德國WISAP公司所生產的HAT型BF型膨宮機,膨宮介質為5%葡萄糖溶液,膨宮壓力值設定在70~110mmH2O,外徑為
2 結果
80例不孕癥患者中.宮腔形態(tài)正常者25例(31.25%),異常55例(68.75%)。55例異常包括子宮內膜息肉l5例(27.27%),子宮畸形15例(27.27%),其中子宮縱隔5例(9.10%)、子宮發(fā)育不良(幼稚子宮)6例(
3 討論
女性不孕癥給家庭帶來了許多影響。由于病因復雜,一些常規(guī)的檢查診斷不出疾病的原因,如陰道B超,雖然可以比較清晰的顯示宮內的病變,已成為臨床診斷的重要方法,但其不能直視宮腔,所以容易導致誤診等情況。
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觀念和技術運用于婦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越來越普遍。宮腔鏡可以直接觀察到宮內口、子宮頸管、子宮腔的形態(tài)、子宮內膜的厚度等情況,這樣便
宮腔鏡檢查不僅可以準確定位出不孕癥患者的宮腔內病變和位置,而且還可以根據病因進行手術矯治影響受孕的宮腔內病變,如宮腔粘連分離術、子宮中隔切開術、宮腔內異物取出、子宮黏膜下肌瘤切除術、宮腔息肉和官頸管息肉電切術以及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通液術.為受孕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利用宮腔鏡檢查不孕癥子宮內病變,比傳統(tǒng)的醫(yī)學方法更可靠、更直觀,減少了誤診事故的發(fā)生,為醫(yī)院提高了工作效率。
長期帶宮內節(jié)育器的患者宮內多呈現膜狀粘連,特別是輸卵管開口處,由于輸卵管的痙攣和宮腔黏液、子宮內膜碎片脫落于輸卵管的開口處,這會嚴重影響受孕效果。本資料顯示,80例不孕患者的宮腔鏡檢查結果有68.75%宮腔有異常,包括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炎;31.25%的患者未發(fā)現子宮腔內異常。早期進行宮腔鏡檢查,早發(fā)現,早治療,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據,這是提高療效的最基礎的條件。
(羅林,宮腔鏡檢查在不孕癥診斷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年7月:73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