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為了研究中國中老年自然人群脈壓水平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聯,研究者對北京石景山區43~73歲農村居民1198人進行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調查及頸動脈超聲檢查。
根據該人群脈壓三分位數水平將其分為三組,脈壓<45.3 mm Hg(1 mm Hg=0.133 k Pa), 45.3~59.3 mm Hg, >59.3 mm Hg。結果 (1)隨著脈壓水平的升高,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呈現明顯上升趨勢。調整年齡、體重指數(BMI)、血清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血糖和是否吸煙,脈壓與IMT的回歸系數是0.001, P <0.01.進一步調整收縮壓(SBP),脈壓與IMT不再相關.同樣調整舒張壓(DBP),脈壓仍與IMT顯著相關。
(2)斑塊檢出率隨著脈壓水平升高而增加.調整年齡、TC、HDL-C、血糖和是否吸煙,與脈壓<45.3 mm Hg組相比,脈壓>59.3 mm Hg組女性檢出斑塊的比值比( OR )達2.5(95%CI:1.6,4.1),繼續調整DBP,脈壓最高三分位組女性 OR 為2.7(95% CI :1.6~4.5),同樣調整SBP之后, OR 失去統計學顯著性.在上述分析過程中,各組男性檢出斑塊的危險亦隨脈壓升高呈增加趨勢,但無統計學意義。可見脈壓在自然人群發生頸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可能發揮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