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關注。近年來隨著我國糖尿病發病率的逐年上升,其致殘、致盲率也愈加嚴重 [1] ,眼底靜脈阻塞(簡稱靜阻)及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簡稱糖網)的發病率也有逐漸上升的趨勢,但在治療上仍舊沒有新的重大突破,目前已成為我國中老年人群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為探討靜阻及糖網的有效治療方法,筆者近年來應用氬激光聯合中藥制劑血栓通治療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8例患者,男36例,女32例;靜阻患者20例,糖網患者48例,年齡45~75歲,全身檢查血壓、血糖、血脂、肝功能等。眼科檢查包括裸眼視力、矯正視力、視野、眼壓、眼底三面鏡檢查等,眼底彩色照相及眼底熒光造影。美國Coherentˉnorus2000型氬激光機,激光參數時間0.1~0.2s,光斑直徑100~200μm,能量100~300mW,每次光凝點在40~200點之間。
1.2 方法 光凝區以中心凹500μm以外作“C”型光凝范圍包括滲出灶、出血灶、血管瘤及新生血管膜。熒光造影的滲出灶及出血灶一般光凝1次即可,新生血管區則要多次光凝才能達到效果,光凝3個月后應復查熒光造影,必要時做重復性補充光凝。血栓通的用藥,光凝后全身靜脈給藥,糖尿病患者用0.9%氯化鈉250ml加入血栓通注射液15ml靜脈點滴,
高血壓患者則用5%葡萄糖液250ml+血栓通注射液15ml靜脈點滴,同時給以思可林250ml靜脈點滴每天1次,15d為1個療程。根據病情輕重使用2~3療程,療程之間可間隔7d,然后改為口服血栓通膠囊3粒/次、3次/d,6個月為1個療程,也可長期用藥,每療程之間可間隔1~2個月。本組患者最長用藥達4年,此間可以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
2 結果
在68例患者中,經過用激光和血栓通4個月以上治療后,有效:40例(58.8%),視力提高3行以上,滲出區的病灶縮小,出血吸收,新生血管膜萎縮及消失,熒光造影復查無熒光素的滲漏。顯效:20例(29%)視力保持原來的水平或提高1行,新生血管膜基本消退或有減輕,熒光造影滲漏明顯減少。無效8例(12%),病灶擴大或有新的出血灶,視力有下降趨勢。
3 討論
眼底靜脈阻塞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近年來是我國極為關注的致盲眼病之一,中老年發病較多,臨床上正確的分型、診斷與治療有重要意義。氬激光治療眼底病開展多年,目的在于:(1)封閉滲漏區以減少滲出或水腫;(2)封閉或消退新生血管防止反復出血;(3)病變周圍光凝以防止病變擴散,重點保護黃斑部不受累及 [2] 。作用機制是利用眼底色素上皮細胞的黑色素可吸收各種光波的特點,單一波長的激光通過熱效應的作用可使新生血管膜受熱變性而發生血管閉鎖最終導致萎縮。每個患者其激光的參 數、激光的區域或激光量均不同,須靈活掌握。對藥物治療目前仍在探索階段。筆者選用的血栓通是復方中藥制劑,主要是中藥三七,其作用機制是活血化瘀,擴張小血管,改善末梢血管的微循環,增加毛細血管的致密度以減少滲漏并促使病變血管的修復 [3] 。此外,血栓通還具有改善血液粘稠度,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組織機能代謝功能的逐漸退化,特別是微小血管的柔軟性下降,甚至會出現部分毛細血管的關閉。眼底對血氧的敏感度要求較高,一旦該部分的毛細血管網發生關閉就會造成局灶性的缺氧缺血,導致新生毛細血管的形成,當這些新生毛細血管網受到各種不良因素的刺激及影響后可引起破裂及出血。同時由于血
管通透性的改變而發生滲出,惡性循環的結果最終導致視力的下降。血栓通的主要作用部位就在于微循環處,通過疏通微循環而改變病變部位的缺氧缺血狀態,促進病灶區的修復。血栓通配合激光治療正好起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而提高了療效。 (參考文獻:氬激光聯合血栓通治療眼底靜脈阻塞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68例,董秀榮,中華現代眼科學雜志2004年11月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