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消栓口服液來源于清代王清任《醫林改錯》一書,系補陽還五湯的改劑型產品,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中成藥制劑。本品具有補氣、活血、通絡的功效,常用于治療由于中風引起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蹇澀,口角流涎,下肢痿廢,小便頻數等。
消栓口服液系補陽還五湯的改劑型產品,原處方出自清《醫林改錯》一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一冊有收載。本品主要是由黃蔑、當歸尾、赤芍、地龍、川芍、紅花、桃仁等七味研制而成,可補氣、活血、通絡。對于治療
中風后半身不遂,口眼蝸斜,語言謄澀,口角流涎,下肢瘓廢,小便頻數或遺尿不禁,苔白脈緩等癥均有較好療效。
消栓口服液屬于經典處方制劑,其療效確切,毒理學試驗表明服用本品安全可靠,是當今降血脂,抗血栓的首選口服中藥。本品具有降低血粘度、擴脈、抗缺血缺氧作用,常用于治療
高血壓、
偏頭痛及腦供血不足、頭暈等癥狀。另外,臨床發現本品還具有軟化血管,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對治療閉塞性動脈硬化及血栓性靜脈炎也有明顯效果。消栓口服液還可以激活脂肪酶,分解體內多余脂肪和甘油三酯,可用于肥胖癥患者的輔助療效用藥。
消栓口服液的服用簡單方便,患者只需口服本品,一次10ml,一日3次。近年來,經臨床應用表明,本品常用于治療的疾病有:
1.
坐骨神經痛:祖國醫學認為,此病多由風、寒、濕邪侵襲,痹阻氣血、經絡不通所致。治宜補氣祛風,活血通絡。
2.慢性腎炎:祖國醫學認為,慢性腎炎不是一個單純以正虛為主的疾病,其邪實一面不但不能忽視,而且必須加以強調。所以其主要治則應為扶正祛邪。故用消栓口服液治療效果令人滿意。
3.
糖尿病:經臨床觀察表明,消栓口服液有調節陰陽平衡的作用,對臨床三消及氣陰兩虛癥狀的消失,血糖及尿糖的降低,均有較好的療效。應用此方治療,雖療程較長,但由于本藥著眼于全面調整人體陰陽平衡,扶正固本,益氣通絡,無肝腎損害作用,值得在臨床推廣。
4.眩暈癥:祖國醫學認為,眩暈癥為肝腎不足,陰精虧損,陰虛火旺所引起。消栓口服液具有補氣活血、充髓養血之功能,恰合此癥病機,故用于臨床,收效較好。
5.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經臨床試驗表明,消栓口服液對于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也頗有療效。在服藥期間,患者應忌食生冷瓜果、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禁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