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以增加
腦血管病人機體的抵抗力,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復。每天要吃一定量的主食,粗細糧搭配。保證每天至少一杯牛奶,睡前喝牛奶效果最好。每天飲水以白開水為主,飲料中以綠茶最好。食物要多樣化,注意葷素搭配,色香味俱佳,使病人保持比較好的食欲,增強他們的抵抗力。要根據(jù)病人的年齡和病情合理安排飲食。由于腦血管病患者大多為老年人,長期臥床,消化、吸收功能減弱,要充分考慮到消化吸收功能和并發(fā)癥的情況。
腦血管病是指腦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腦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損傷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組疾病,又稱腦血管意外或
腦卒中,俗稱為
腦中風。飲食與腦血管病關系十分密切,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治療起著非常大的幫助。那么腦血管病的飲食要注意哪些問題呢?這是廣大患者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我們藥師將為大家作詳細介紹。
腦血管病人飲食的基本原則,我們歸納了一下:限制食物熱量,限制脂肪吸收,限制食鹽用量,限制刺激性食物。
一、限制食物熱量。眾所周知,食物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過量攝入碳水化合物,可能在體內(nèi)轉化為甘油三酯,使血脂升高。長期的
高血脂,可引起
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管病人體型肥胖者較多,再加上平時運動量不夠,因此飲食一定要有節(jié)制,不能暴飲暴食,三餐七八分飽,可以減少很多麻煩。
二、限制脂肪吸收。腦血管病患者多數(shù)血脂偏高,對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的攝入一定要嚴格限制。肥肉、動物油脂、內(nèi)臟、奶油、黃油以及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能使血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引起動脈硬化。因此這類食物盡量不要食用,以免加重病情。在食用植物油時也要注意用量。
三、限制食鹽用量。膳食含鹽量較高,很容易引起高血壓,進而導致腦血管病。在日本北海道地區(qū),居民的食鹽用量相當大,每天15—20克以上,結果84%的成人患上了高血壓,腦血管病的發(fā)病率也很高。我國北方有些地區(qū)也有類似情況。對腦血管病人來說,限制食鹽用量顯得尤其重要,每天用鹽量應該降到10克以下,最理想的是6克左右。6克到底是多少呢?你可以拿起一個啤酒瓶蓋,裝滿一瓶蓋大約就是6克。那些口味偏“重”的朋友,更應該注意限制食鹽的用量。
四、限制刺激性食物。盡量少吃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更應該盡量不沾。酒精對血管起著擴張作用,使血流加快,腦血流量增加,因此酒后常常出現(xiàn)急性腦溢血發(fā)作。咖啡不但具有興奮作用,而且可以引起腦血管收縮,使大腦血流量逐漸減少。所以腦動脈硬化、高血壓、暫時性腦缺血、
腦梗塞等疾病的患者,如果飲用咖啡,很容易有引發(fā)病情惡化的危險。
以上是對腦血管病的飲食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注意飲食的同時還要注意堅持鍛煉身體,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到醫(yī)院接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