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新增的心肌梗死病人達200多萬,安全的血管新生療法,將會給眾多常規(guī)手段難以救治的患者帶來生機。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臟科專家楊志健教授介紹,一種讓壞死心肌長出新血管的方法,又被稱作“分子搭橋術”或“生物搭橋術”。 即在壞死心肌上“種”下血管生長因子,安全地長出新血管,就能讓梗死的心肌復活,這項研究成果發(fā)布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
楊志健教授帶領陶正賢博士、陳波博士等,對基因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基因表達調(diào)控”進行了探索,還與軍事科學院合作進行肝細胞生長因子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研究。
據(jù)介紹,“種”下兩種血管生長因子,需要通過兩種特殊步驟:首先,以抽去毒性片斷的滅活腺病毒做血管因子載體;然后再將載有血管因子的載體放進特制的心肌注射器,通過患者股動脈送入心臟,進針后一段時間即長出需要的新血管,才能作用于人體心肌。
從已完成的3例缺血性心臟病患者隨訪結果看,都達到了預期的治療效果。今后,還會在安全性、有效性和作用機制上作進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