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高血壓(malignanthypertension)是指血壓顯著升高(常用標準是舒張壓超過140mmHg,但也有其他標準)。并伴有血管損害的綜合征,血管損害可表現為視網膜出血、滲出和視乳頭水腫。急進性高血壓是指與惡性高血壓相同癥狀但無視乳頭水腫的綜合征。惡性
高血壓病也稱急進型高血壓病,較少見,多見于青壯年。可由緩進型高血壓惡化而來,或起病即為急進型高血壓。臨床上起病急,進展快,血壓升高明顯,常超過230/130mmHg。惡性高血壓特征性病變表現為細動脈纖維素樣壞死和壞死性細動脈炎。增生性小動脈硬化主要發生在腎小葉間動脈及弓形動脈等處,主要表現為內膜顯著增厚,內彈力膜分裂,SMC增生肥大,膠原等基質增多,使血管壁呈同心層狀增厚,如洋蔥皮樣。病變主要累及腎和腦血管,常致腎、腦發生缺血性壞死和出血等,嚴重損害腎、腦功能。患者大多死于尿毒癥、嚴重損害腎、
腦出血或心力衰竭。
惡性高血壓患者血壓通常很高(舒張壓大于140mmHg),但也有例外。眼底鏡檢查會發現惡性高血壓的典型癥狀:視乳頭出血、滲出、水腫。神經系統的癥狀包括頭痛、意識模糊、嗜睡、失明、
癲癇發作和昏迷。惡性高血壓常累及腎臟,患者可出現少尿和氮質血癥。此外還有身體虛弱、惡心、嘔吐和不適。纖維素樣壞死導致紅細胞破裂,從而出現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患者尿中可有蛋白和紅細胞。
近年來,抗高血壓藥物發展迅速,根據不同患者的特點可單用和聯合應用各類降壓藥。目前常用降壓藥物可歸納為六大類,即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α受體阻滯劑及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