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治療過程中,因血漿致過敏性休克的1例重癥
肝炎患者,應用鹽酸腎上腺素(劑量0.5mg)救治時,休克糾正,但15min后出現嚴重心律失常,持續約0.5min后自行緩解,現報道如下。
1 病例報告
患者,男,57歲。因患“重癥肝炎、高膽紅素血癥”行人工肝治療,即血漿置換加血液透析術,術前建立心電監護(每3min監測1次),血壓為129/84mmHg,治療1h(置換血漿1600ml)后,患者全身出現風團樣皮疹伴劇烈瘙癢,給予琥珀酸氫化可的松100mg及10%的葡萄糖酸鈣20ml(稀釋后)靜脈注射,同時給予吸氧5.0L/min,不見緩解,并出現心悸、胸悶、氣短、頭暈、面色蒼白、眼瞼水腫及視物模糊表現,血壓76/45mmHg,立即停止血漿置換,仍維持血液透析,輸入706代血漿以補充血容量,鹽酸腎上腺素0.5mg肌肉注射,3min后患者癥狀緩解,顏面部由蒼白轉為紅潤,血壓為111/58mmHg,但15min后心電監護儀顯示:交界性早搏、頻發室早,即而轉為室性心動過速。持續約0.5min后心電圖恢復正常,繼續輸入血漿,至人工肝治療結束。
2 討論
人工肝治療重癥肝炎療效確切,因輸入大量血漿且輸入速度快,易發生過敏反應,以急性
蕁麻疹多見,偶可致過敏性休克 [1] 。但其救治過程中應用鹽酸腎上腺素致心律失常尚未見報道。
鹽酸腎上腺素 [2] 為擬交感神經藥物,興奮時可激動α及β 1 、β 2 受體,心臟β 1 受體興奮,使心肌收縮力加強,并舒張冠狀血管,增加心肌血液供應,且作用迅速,是一個強效的心臟心奮藥,因心臟做功及代謝顯著增加,故心肌耗氧量 增加,較大劑量或注射太快還可提高心臟的自律性,產生心律失常出現早搏甚至心室顫動,更嚴重者可危及生命。本例出現交界性早搏、頻發室早、室性心動過速,可能是因為患者重癥肝炎,機體狀態較差,對藥物的耐受力下降,易出現心臟的毒性作用。
本病例中發生的心律失常自行緩解,考慮可能原因為:膜式血漿分離中,大多濾過膜允許通過的最大相對分子量為3000000 [1] ,而鹽酸腎上腺素分子量小得多,故透析本身具有治療作用。 (參考文獻:鹽酸腎上腺素治療血漿過敏性休克致嚴重心律失常1例,高登蓮,中華醫學實踐雜志2004年第3卷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