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講,無病早防,防患于未然;有病早治,亡羊補牢未為晚。心臟的防病與治療關鍵是“早”。 那么心臟病的癥狀早期有哪些呢?如何在早期發現心臟病?那就是察言觀色:心臟病除常見的心悸、心前區疼痛等人們熟知的癥狀外,常常還有一些體表征兆。注意觀察這些先兆癥狀,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心臟病的癥狀早期表現:
1、呼吸:作了一些輕微活動時,或者處于安靜狀態時,出現呼吸短促現象,但不伴咳嗽,咳痰.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2、臉色:如果臉色灰白而發紫,表情淡漠,這是心臟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臉色呈暗紅色,這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特征.如果呈蒼白色,則有可能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征象。
3、皮膚: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皮膚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這與機體組織長期缺氧,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有關.皮膚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說明心臟缺氧,血液中的還原血蛋白增多。
4、鼻子:如果鼻子硬邦邦的,這表明心臟脂肪累積太多。如果鼻子尖發腫,表明心臟脂肪可能也在腫大或心臟病變正在擴大。此外,紅鼻子也常預示心臟有病。
5、耳朵:心臟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鳴表現,如果你的耳垂出現一條連貫的皺褶,極有可能是冠狀動脈硬化所致。
6、頭頸:如果由鎖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條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7、肩膀:天氣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內側卻有陣陣酸痛,這有可能是冠心病。
8、手腳:手指末端或趾端明顯粗大,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狀,常見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臟病患者。
由于心臟病屬于特殊的群體,應該得到人們更多的關愛。心臟病患者在飲食上也要注意,別吃熱量太高的食物,這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引起不良的后果。心臟病患者在治療的同時還要多加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調養,改善飲食習慣從而降低膽固醇水平,是避免心臟病的一個好方法。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當發現心臟病的癥狀之后,首先應及時到醫院進行就診治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科學、合理的治療,并服用藥物等,并做好日常飲食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