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大多數人喜歡吃各種海鮮以及營養高的食物。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些食物會導致尿酸持續上升,進而引發痛風。
痛風在發作時會讓患者痛苦不堪,嚴重影響生活,因此大多數患者會使用藥物來控制住疼痛。但很多人在使用藥物時會因為不知道相關的用藥原則,而出現了錯誤用藥的情況。其實,痛風在不同時期的用藥原則是不一樣的,大家對于痛風的這些用藥知識要了解清楚。
痛風急性期的用藥原則
痛風急性發作期主要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多見于下肢,其中以拇趾的紅、腫、熱、痛最為常見。痛風發作時各種炎性因子會使腎臟代謝性尿酸排泄增加,導致患者血尿酸水平有所降低,一般會比平時低60-100μmol左右,只有30%的患者血尿酸可處于正常水平。但急性期過后,血尿酸水平又恢復到急性期前水平,即血尿酸升高60-100μmol。所以,面對處于急性發作期的痛風患者,一定要謹慎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期,由于患者疼痛明顯,這時的用藥原則是抗炎陣痛,并要足量、短療程,常用的藥物有小劑量秋水仙堿、糖皮質激素和NSAIDs。
對于急性期的患者,應在24小時內啟動治療,越早預后效果越好。
痛風非急性期的用藥原則
痛風非急性期的癥狀往往不明顯,這時主要是降尿酸治療,常用的藥物有別嘌醇、非布司他、和苯馬隆。這時的用藥原則是滴定、達標、長程。
滴定:服用降尿酸藥物時,應從小劑量起始,并每4周左右檢測一次血尿酸,根據檢測結果慢慢增加劑量,直至血尿酸達標。
達標:用藥之后,應把血尿酸目標水平控制在360μmol/L范圍之內。若患者有痛風石等嚴重情況,血尿酸水平應控制在300μmol/L之內。在長期治療期間,不建議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低于180μmol/L。
長程:長期服藥,規律隨訪。用藥3-6個月之后,定期檢查血尿酸水平,血尿酸穩定在正常水平時,可漸減少用藥劑量。
其他注意事項
當痛風患者的血尿酸水平≥480μmol/L時,建議開始使用降尿酸藥物治療。血尿酸水平≥420μmol/L且合并下列任何情況之一時,可以開始進行降尿酸藥物治療:痛風發作次數≥2次/年、痛風石、腎結石、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痛風性關節炎、血脂異常、慢性腎臟疾病、腦卒中、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和發病年齡<40歲。
一般建議痛風發作完全緩解后2-4周開始降尿酸藥物治療,但已經服用降尿酸藥物治療的患者,急性發作不建議停藥。選擇降尿酸藥物時,應綜合考慮藥物的適應證、禁忌癥。
參考資料:
[1]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等。痛風及高尿酸血癥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20,19(06):486-494.
[2]2019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